如果不能用钱,你还能想到有什么方式买和田玉呢?
如果让你拿车换,你愿意吗?
其实在近几年的和田玉市场上,以车换玉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随着近几年的矿产资源不断减少,优质的和田玉已经是千金难觅了,一些和田玉商人为了一块好玉,不惜拿自己的宝马换也要得到,因为他们知道,好玉要趁早,往后会越来越值钱!
那么,什么样的和田玉日后的价值会远超宝马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有人觉得和田玉“白”最重要,有人更看重“润”,也有人的人偏爱和田玉的细。
和田玉的细度往往由其矿物组成和结构所决定,这也是其他玉石所不具备的特点。
和田玉的“细度”往往反映玉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皮色、毛孔、形状固然可以仿造,但唯独玉质本身很难仿。
所以和田玉可以不是很白,但是细度是万万不可缺的。
那么,什么标准的细度才是好的呢?
很多时候,大家会见到这样的描述,特级细、一级细、二级细......甚至还会细分为1.5级细。其实这些专业性的细度分级用大白话来说,可以这样理解:
就目前而言,一级以上的细度是指那些打灯无结构的和田玉;二级细度以下的细度是指那些肉眼看不到结构,但打灯能观察到内部结构的和田玉。
△一级细度以上的料子灯下情况,毫无结构瑕疵
△二级细度以下的料子灯下情况,会看见内部纹路结构
而一说到打灯无结构,宝姐猜想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鸭蛋青吧。
如果喜欢吃鸭蛋的宝迷就会知道,鸭蛋的表面会带有一点点淡淡的青色,顾名思义,这鸭蛋青就是带着蓝青色调的碧玉。
鸭蛋青的料子确实是细,可以说是鸭蛋青的特点,如果一个料子结构特别明显,我们甚至都不能称它为鸭蛋青。
但你知道还有一种比鸭蛋青还细的料子吗?
说起粉青,或许很多宝迷们都感到陌生,不知道粉和青结合的玉石会是什么样,也不知道它和鸭蛋青有着什么关系。
△(左)粉青料,(右)鸭蛋青,两者想比,粉青料会更显得嫩一些,水一些
其实粉青是隶属于碧玉鸭蛋青中的一种独特玉料,之前并没有对比有专门的归类,也是最近几年才独立出来,算是碧玉中的“新秀”。
“粉青”中的“粉”并不是指颜色是粉色,而是形容一种视觉感受。
这种感受按宝姐个人的理解来说应该就是不浓不淡,两相宜的那种。相较于偏蓝青色调的鸭蛋青,更加粉粉嫩嫩的感觉。
粉青属于鸭蛋青中的上层料种,早年间并不如菠菜绿那样受重视,随着鸭蛋青的崭露头角,粉青的市场潜力逐渐被发掘。
即便如今市场上的粉青料数量少、难选购,但仍有很多人锲而不舍地寻觅着,不禁让人好奇,这粉青料到底是凭借什么能艳压群芳的呢?
粉青可以算的上是和田玉中唯一一个能“打灯几乎无结构”的玉料,肉眼几乎看不见任何杂质颗粒,果冻一样的玉质感,细腻的好像入口即化一般。
而且粉青料的肉质极为细腻润滑,即使未经打磨上光,我们都能发现粉青料的上手感非常好。
因此,不少行家也称粉青料为“碧玉中的羊脂”。
除了粉青缜密的玉质,还有它的稀缺性。
众所周知,鸭蛋青是伴生而成,只是一整块碧玉的边缘料,而且有时还会存在于被人丢弃的满是“猫眼”和“结构”的弃料中的一个夹缝处。(虽然猫眼碧玉在如今也是一大热门,但在以前也并不吃香。)
因此,一片碧玉矿开采下来,有没有鸭蛋青,全凭运气。
鸭蛋青都如此稀缺,更何况是鸭蛋青中的佼佼者粉青,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不同于鸭蛋青的一点是,粉青料在自然光下会有不同程度的莹光反应。
其实一般来说,结构细腻的玉料因为本身密度大,所以边缘会起莹光的可能性非常小,反而是结构略粗糙的、密度大的料子会起莹光。
而粉青作为质地细腻的上等玉料,在日照光下,边缘位置会起莹,从颜值上来说,水润盈透,十分讨喜了。
鸭蛋青的料子本来就不多,在早年又不受重视,遇到像粉青这样“没名没姓”的,基本上师傅们不太感兴趣雕刻,所以市面上成品的粉青玉器真的很少见到。
此外,粉青有一个缺点,就是玉性大,在雕刻的时候很容易崩。一旦发生崩口,所有的付出全部前功尽弃,所以成品率相对就很低,也会非常考验雕刻的工艺水平。
讨喜的颜色,无结构的玉质,天然的稀缺性,加上较低的成品率,如此粉青增能不受市场热捧呢?
编辑:哆啦
虽然粉青因为少见,现在仍处于相对比较冷门的一种料子,不及其他料子那样赫赫有名。
但从市场行情来看,粉青的价格还是持续走高的。如果宝迷们想作为投资收藏,遇到优质的粉青料还是很值得入手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