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新能源车型在2018年获得了开门红。但是好景不长,新能源车企就遭遇了寒冬。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补贴有大幅度下降。一些车企却不抛售手头上的新能源车型,而是采取了涨价或者是保价的措施。
一、车企为政策作出的改变
无论是车企发出的涨价或者是保价措施,都是针对国家对新能源车型补贴退坡所做出的反应。车企最核心的目的是盈利,而又需要稳定住消费者的情绪。
早在2018年就传出了新能源车型要退坡的消息。而3月26日的新政策也让新能源车企捏了一把汗。总体来说新能源车型的补贴减少30%。续航里程低于250公里的车型将不再享受补贴。企业从国家获得的补贴减少,自然而然会将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会买车一套吗?
?
二、对消费者影响大
国家对于新能源车型补贴的调整对消费者影响大。有可能某些购买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消费者发现看中的车型别剔除出新能源车型的行列。
纯电动车型的补贴减少导致买车的费用增加。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涨价与保价都是车企为保持行业的稳定出此下策,但谁都没有从中得到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