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控股)举行的干部大会上,辽宁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建华宣布辽宁省省委的决定,阎秉哲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同志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祁玉民自2005年12月起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16年起担任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至今已经13年。事实上,自2009年伊始,就传出过祁玉民因华晨汽车“表现不佳,或将离职”的消息,直到2019年,传闻十年时间后,祁玉民终于平稳退休。
随后,华晨汽车综合办公室人士对南都记者确认了祁玉民退休的消息。
4月2日,华晨控股负责人变更,法人代表由祁玉民变更为阎秉哲,然后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董事长祁玉民变更为阎秉哲。
至此,除了依然担任一家名为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兼董事长外,祁玉民不再担任其他企业的职位。
力挽狂澜于华晨
“祁玉民离职的传闻在过去数年都偶有传出,最终还是坚持到了准点退休,只是这样的结果突然到来时,又觉得有些意外。”有接近华晨汽车的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如此评价祁玉民的退休事件。
祁玉民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原因,或许是其并非汽车专业的出身,以及发展自主与合资的独特思路。
对于华晨汽车而言,祁玉民在2005年,华晨汽车最危难的时候接手,以“救火队长”的身份空降华晨汽车,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当时还是大连市副市长的祁玉民而言,收拾好华晨汽车的难度并不亚于打造一个全新项目。
当年华晨汽车经历的混乱局面,是如今造车新势力难以想象的,销量落入谷底、各种项目接连中止、亏损进一步加剧、前管理团队几乎全部出走,
祁玉民上任后大刀阔斧,首先清理了华晨汽车前任负责人仰融留下的“烂摊子”,基本上消除了前负责人的痕迹和影响。
然后一方面调整当时中华汽车过高的产品定价与定位,将其落到原本更适合的市场区间,以刺激销量,同时通过让出华晨宝马财务、销售和渠道的权限,换取宝马汽车对合资公司全力支持,在宝马有意脱离华晨的关键点,挽留了这最后的救命稻草。
值得肯定的是,祁玉民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不仅留住了宝马汽车,扭转资金颓势,另一方面也为后来成功宝马提供技术打下了基础,数据显示,祁玉民接手的第二年,华晨汽车2006年销量达21万辆,同比增长70%,根据当年财报显示,2006年华晨汽车实现营收104.85亿元,同比增长191.71%;当期亏损3.98亿元,同比下降38.69%。
姑且不论后来华晨汽车发展的情况如何,在当时的危局之下,这或许是值得肯定的决策。
运气是把双刃剑
有时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开局的力挽狂澜,让本质上是“外行”的祁玉民对发展自主品牌产生了自己的见解。既然成功如此容易,那么能不能更快一些呢?
祁玉民掌控下的华晨汽车有些急于求成,背靠宝马输出技术之后,祁玉民认为整车发展就是技术的整合,如今有了宝马的借力,华晨汽车对于自主技术的研发并不看重。
华晨汽车走的是希望利用成熟的汽车技术来研发新车,某种程度上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这也为后来华晨汽车一直缺乏正向研发体系埋下了隐患。
祁玉民早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我梦想有一个产品,它的底盘是保时捷调校的;它的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搞的;它的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的。三大资源一整合,是不是一个好车就出来了?”
这与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当年创业初期提出的,“汽车就是4个轮子加2张沙发”类似,把整车研发想的过于简单化。
上述接近华晨汽车的人士对此表示,正是祁玉民开局成功,因此,其后来方向性的错误未能得到有效纠正,华晨汽车就走上了依靠宝马输出技术的道路,这一点与后来吉利收购外资品牌再吸收技术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华晨旗下的中华系列推出过一系列的产品,并且数款产品还能拥有不错的销量成绩,但是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够成为常青树,结果都是高开低走,以中华V3为例,该车型2015年4月进入市场,到2015年11月达到该车型的月销量历史峰值的1.88万辆后,销量开始了持续下滑,2016年7月,该车型的月销量仅有0.22万辆。2016年9月中华V3改款车型的销量迎来一股小高潮,月均销量在0.79万辆左右。此后,中华V3又进入低迷,月均销量不超过2000辆。
对于华晨自主板块出现的问题,业内普遍认为,华晨汽车过于依赖华晨宝马的利润输入,虽然有宝马发动机和底盘的技术输入,但是其自身缺乏相应的研发实力,华晨的自主产品在市场上借势宝马技术进行宣传,但是其产品表现出的品质和操控水平,往往与宝马拥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容易造成印象和体验上的落差。
自主羸弱的毒药
在奥迪因第二家合资伙伴受到来自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方面联名抵制后,宝马是否寻求第二家合资伙伴也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2018年10月,在华晨汽车和宝马汽车合资15周年庆典上,双方将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从原来的2028年延长至2040年,并对华晨宝马增加30亿欧元的战略投资。同时,华晨宝马还宣布,在辽宁沈阳建设华晨宝马第三工厂,未来3-5年,华晨宝马年产能将提升至65万辆。
(2018年10月,华晨宝马15周年庆典上,祁玉民被媒体追问股比调整的问题。)
据悉,以加大力度投资华晨宝马作为交换,华晨汽车同意了宝马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的要求。交易完成后,宝马汽车在华晨宝马的股比从50%提升至75%,华晨汽车自此彻底丧失对华晨宝马的控制权。
对于该局面,祁玉民或许是无奈的,华晨宝马几乎是沈阳当地的最大纳税企业,宝马如果像奥迪那样寻求第二家合作伙伴,势必减少对华晨宝马的投资和产品导入,这对于自主板块持续亏损的华晨汽车而言,是不希望预见的未来。
根据华晨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华晨汽车2018年营收为43.7亿元,同比下滑17.5%;归属股东应占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华晨宝马的贡献高达62亿元,同比增长19.2%。
这即是说,如果没有华晨宝马的收益,华晨汽车2018年的成绩是净亏损4.2亿元。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华晨汽车不像周边的一汽集团或北汽集团,旗下有多个合资板块和自主板块,投资分散在不同篮子里,彼此之间也可以产生制衡关系,2017年底才成立的华晨雷诺金杯来的太晚,尚未形成气候,因此,本质上,华晨汽车只有华晨宝马这一个合资项目,宝马过于强势,祁玉民除了步步退缩外毫无办法。
如今,祁玉民已经退休,如何发展自主板块,已经成为另一位“门外汉”阎秉哲的难题。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