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论坛

百车全说论坛 > 2019年比亚迪也要做增程式?插混、燃油和EV齐发力

2019年比亚迪也要做增程式?插混、燃油和EV齐发力

作者:汽车很听话!

最近又有人在关心“比亚迪”了。一是特斯拉号称自己要在中国推出3.5万美元的毛豆3了,这3.5万美元,可不就只有24万人民币嘛,可让本土比亚迪的车卖给谁?!二是这电池补贴政策越来越退坡,快没有了,比亚迪可怎么赚利润呢。有人甚至替比亚迪算过一笔帐,说是这些年拿到的补贴比利润还要高……听起来不明觉厉是不是?

比亚迪真的只靠补贴过活吗?

那么,比亚迪是不是真的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没法过日子了?

说实话,除了迪粉,多数人知道比亚迪,无非就是因为新能源,而对民族产业没有信心、对技术更是不求甚解的国人,哪里会相信比亚迪已经在新能源方面出类拨萃,按着自己井底之蛙的见解,来度人家之腹,只能想到“骗补”这样的阴谋论。不要说不明真相的群众,前不久我们汽车文化网做了一个小调研,发现人们对于新能源的误解之深令人咋舌不说,汽车媒体人同样对比亚迪和新能源充满了“傲慢与偏见”,不客气地说,甚至是“无知与偏见”,充满了武断和诬蔑、扭曲与攻击。

事实胜于雄辩。尽管我们也知道,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人是真的昏昏噩噩睡觉了,需要振聋发聩地振臂一呼将之唤醒。而我们的振臂一呼,不是泼妇的哭闹,而是需要事实支撑的辩论。

艾格的龙颜拯救比亚迪与水火

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比亚迪的具体情况。

客观地说,比亚迪王传福是个技术狂人,给予企业发展绝对的坚实支持;但是,他不是神,他的坚持与倔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而且绝对是不必要的损失。比如外形。他坚持认为中国人是聪明的民族,他甚至认为老外比不上中国人对技术的钻研精神。所以,他认为比亚迪汽车的外型,自己的设计师来解决就好,他的钱要用在刀刃上,不必花大价钱外请设计师。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他也得到了教训,那就是比亚迪的技术可以不可一世,可以让迪粉疯狂,但是外形就是让人诟病,让普通人爱不起来,少数爱屋及乌的迪粉和他自己除外。

当然,自从艾格来到比亚迪,担纲外形设计以来,比亚迪进入了开挂模式。有个迪粉这样评价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会取决于他的发型,而是取决于他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艾格的外型,那比亚迪不能进入开挂模式,但是,还是有人冲着内在实力而来,比如忠诚狂热度无比高的迪粉了;但是如果只有艾格的外型而没有比亚迪的内在,不会比那些徒有其表的山寨货更有前途。

又有二十年功的内在又有艾格盛世龙颜的比亚迪火了。这个命题甚至都没有人想要去讨论。

可能是比亚迪火得太理所当然,火得太猛,以至于所有的人都顾不上了吧。

2018年,比亚迪EV销量反超燃油车

艾格时代,比亚迪推出的车型都有什么?

我们都知道,2017年4季度,比亚迪宋max上市、2018年Q2比亚迪唐上市、2018年Q3比亚迪秦pro上市。当然,龙颜在比亚迪车型上成功运用,也令市场“龙颜大悦”。2018年,宋max和唐DM+唐燃油版组合,双双进入万辆俱乐部;最晚上市的秦pro车型,一来产能还在爬坡,二来本身也由于处于竞争最激烈的紧凑级轿车市场,显然没有宋max和唐DM+唐燃油版组合的迅猛冲劲,但是论起表现与美誉度,与之前的车型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于2018年年底全面反超燃油车型,而且EV车型销量占比一直快速扩大。2018年,元EV总销量35699辆。你可能还不知道,元EV一直缺货,产能跟不上,如果元EV产能得到满足的话……

让人想起比亚迪EV的理念:我们不仅让你买得起好车,更让你享受得起。不像有些车型,比如燃油车、混动车,努起吃奶的劲儿买了车,回头天天喝稀饭;一度电5毛钱,一升油多少钱?

还要说补贴退坡了,比亚迪的EV日子不好过吗?

是不是补贴退坡,大家可以看看上表。可以说,以前续航在100到150公里之间的,就可以拿到2万补贴,而在2018年,这个续航里程是没有补贴的;150到200公里之间的,可以拿到1.5万的补贴,相比2017年的3.6万补贴,是多么大的退坡。当然,2018政策比较侧重于对续航里程的鼓励,大于400公里的续航,甚至可以拿到5万元的补贴。

从对于能量密度补贴标准上来看,也可以看到政策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倾向。

而且,与此同时,百公里能耗要求也进一步加严。众多车企开始了轻量化的进一步追求。

在此情况下,比亚迪的EV反而销量大增,反超有了龙颜而火得不可一世的燃油车。说明比亚迪的EV车型,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都是受到肯定的。市场经济里,消费者是最为心明眼亮的。

是啊,政策从来就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像比亚迪这样的领军企业,在技术上不懈追求的企业,当然会饱得政策的滋润。

专治各种不服。

至于2019年,前几天董扬也公开回应媒体采访说:以后地补不再补车,而是补电;不再唯续航里程为标准,而是比较看重续航里程适当的车型的性价比,作为重点鼓励对象。

同样,比亚迪一定是那个最能得政策好处的企业。因为,政策从来都是为了鼓励先进,虽然会有一些偏差,但是,总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纠正过来,而且,此时此地,就如同高考制度于中国此时,一定是相对公平公正的。

2019年比亚迪会步入发展快车道

那么,2019年比亚迪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燃油车的短板能补齐吗?

我的判断是:比亚迪在2019年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为什么这样说?

BNA车型构架,插混、燃油和EV分摊研发成本

2018年的北京车展,比亚迪对外公布了DM3 (比亚迪第三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e平台(纯电动汽车模块化技术平台)dilink(智能化技术模块)等三大技术。

而在2018年6月份的品牌盛典(比亚迪唐上市)上,比亚迪再一次对外发布了全新的BNA车型架构,其中有中大型车身开发平台BLP、紧凑型车身开发平台BMP、小型车身开发平台BSP三个部分。

而所有的平台(BLP、BMP、BSP)中,都兼容了插电式、燃油和EV三种动力总成。

我们都知道大众的平台战略厉害,也都知道平台堪称成本杀手!但是,如果说以前的平台都只是燃油车的话,比亚迪这里就是三倍的厉害了!他们这个平台可是兼容了燃油、插电式和EV三种动力形式的!如果说别人的车型研发成本是1的话,那比亚迪此平台下的车型成本,就只有1/3了!

想想是不是很痛快?如果有一款车成功了,那么其余两款车随便卖,都是增量,都是纯赚的,都是边际利润;如果其余两款也成功了,那就更加赚得盆满钵满了!举个例子来说:今年马上就会推出的宋EV,其实就是比亚迪一个“增量”,纯赚的。大家都知道宋max的燃油产品月销过万,已经成为细分市场的主力产品,开发成本摊销应该很不错;而后期的宋max插混和EV产品就是轻装上阵,不排除插混和EV车型能够复制燃油车型的成功……

同理,唐系列也是一样。虽然唐燃油版上市差强人意,但是唐DM车型目前看非常成功,新产品投资失败的风险已经无需担忧,后续的唐EV表现好坏与否压力就不是太大了。

E平台是比亚迪的一招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e平台。在别人的新能源、纯电车型尚在借传统燃油车构架的情况下,比亚迪已经将之平台化了。他们将所有新能源的纷繁复杂的零部件,进行了高度集成之后将他们做成了标准化产品,即驱动标准化模块、高压标准化模块、电池系统标准化模块,再加上低压系统标准化模块和dilink智能化模块,有了e平台,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就成了搭积木,不同的车型采用的全是标准化的模块产品。这样一来,开发成本大幅度降低、开发周期大幅度缩短,产品质量高度一致,形成规模的零部件生产再进一步降低零部件成本,提高毛利水平。

当然,如果没有e平台的模块化,也就不可能有BNA车型构架了,更不可能有插混、燃油和EV的统一平台开发了。这永远都是比亚迪的一招鲜!

比亚迪的三套动力系统同样非常了不起

比亚迪的BNA车型构架之所以非常牛,还有一个支撑点,那就是其了不起的动力系统。与插混、燃油和EV相适应,比亚迪一共有三套动力系统,燃油的没什么好说的,自然吸气涡轮增压自主品牌各自都在玩;要说的是其插混和EV系统比较值得说道。

我们都知道,比亚迪的插混一般都是1.5T的发动机+自己的电机,比如马上上市的宋插混,就是这套组合;而宋EV则是一套218马力的超强电机;燃油宋,当然就是1.5T的发动机,还有那个比亚迪自己的DCT变速箱

看起来好单调是不是?

其实不是啦。比亚迪的插混(DM)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DM技术使用了双电机串并联架构,该驱动系统状态切换较少;2013年,第二代DM技术诞生,搭载在我们熟知的唐DM、宋DM和秦DM上。第二代DM技术基于多速DCT打造并联结构,系统相对于第一代来说更加复杂,但可实现的动能模式更多,而且从上一代唐DM4.9秒的百公里加速可以看出,第二代DM动力更加强悍。

第三代DM在2018年诞生,该系统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高压BSG电机。这个电机的加入,让整套系统再一次焕发青春。不仅动力变得更强,同时平顺性提升明显。

比亚迪的DM3混动系统由从发动机、电动机(多个)、混动变速器组成,目前有三个版本。唐DM上所搭载的是2.0T发动机+BSG电机+前后轴驱动电机的版本,可实现发动机+P3+P4同时驱动的三擎四驱。宋DM搭载的是1.5T发动机+BSG电机+前后轴驱动电机的版本,也是三擎四驱,不过发动机排量降低。秦Pro DM搭载的是1.5T发动机+BSG电机+前轴驱动电机的版本,也就是发动机+P3的前驱版本。

其实与EV和燃油相比,插混是最复杂的一套系统。前些时间有丰田本田粉一直在吹嘘两田技术多么牛,比比亚迪要高级得多。比如说,丰田的混动系统,采用的是阿特金森发动机与电机相配,大家都知道阿特金森发动机的特性,正好与电机是取长补短的一对PC;但是大家却并不知道,插混式的车,其实用不到阿特金森发动机,比亚迪的BSG电机就完美地解决了问题了。

两田的那套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也确实先进,不过,我之饴糖,彼之砒霜。不同的系统,不同的标准,如何来比个高低,何苦来哉!

也许各种粉们会非常在意这些胜负,但是企业似乎只做自己最需要的,自己最擅长的。

风水轮流转,两田今年的插混车型会不会火不知道,比亚迪今年要做阿特金森发动机了。据说热效率高达41%,会在上海车展上露面。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连阿特金森发动机都做了,那么想来增程式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是不是又有人说,比亚迪冲着增程式的补贴去了?管它呢。似乎通用拿着补贴走了,他们就大快人心了。莫名其妙的逻辑。

我们比较正常的逻辑是:比亚迪就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了,2019年比亚迪会迎来一个大发展。不仅仅是新能源,依我看,他们的燃油车也将焕发青春,强力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握紧指标别着急,这些车3月上市,有狠角儿!
6.9秒破百+6/7座可选+免费牌照,比亚迪宋MAX插混版驾到!
百车全说首页

推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