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当天,大家的心情都很舒畅。而在这个当口上约人采访,也格外顺利。
未来很美好!尤其是5G时代的即将到来。
对于5G技术的未来和现实,用采访中一位资深行业中人的话说:花很美,但现在还在“雾里”。汽车行业来说,“5G技术是正在进行的核心,或者是未来的前瞻布局。但现在,我们都还不好发表任何明确的说法。”
(图片来自通用汽车中国官网)
倒叙式技术融合
无疑,5G技术的主导者,是核心的通讯企业。对于汽车行业来说,5G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车联网技术领先的上海博泰人士在解读5G技术前景时,做了高度概括:5G会让汽车更聪明、智能。5G的延时短、带宽大,实际上让车与车、车与道路设施等V2X的内容通信成为可能,这种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使得汽车对交通状况的感知更加细节化与全局化,车辆能够给驾驶者提供更多信息、更多的决策选择、乃至更多替代操作(比如自动驾驶)。
早在2016年6月7日,通用汽车在中国首次展示了汽车网联技术V2X。作为全球最早应用4G技术到车载互联领域的通用汽车,对于5G技术的应瞻实际也早已开启。
这次展示的内容,除了车辆自动驾驶之外,还囊括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其他车辆的数据交流等各种技术演示,彼时采用的是V2X专网通讯,实际上,V2X技术也可以理解成“车联万物”的技术层面落地——包括路面维修的警示立牌、红绿灯,乃至街边的建筑物,都安装了相应设备,其他车辆上的V2X设备,则实现车与车之间的数据交流:通用汽车应用的V2X技术,如同让车具备了思维和沟通能力,前方车辆遇到有道路积水、结冰,或者是故障发生占用车道,都会及时通过V2X技术告知后来的其他车辆,以防止后车遇险……在5G技术得以应用之时,V2X则会如虎添翼。
实际上,通用汽车之外,国内很多主机厂也都早已开启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包括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集团、北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集团、比亚迪等各大汽车集团,都已经开启了无人驾驶的技术研发,而5G的到来都会使这些技术得以更为广泛应用——无人驾驶车辆将在2025年前实现量产,其背景技术中重要一环就是5G通讯技术。
但在涉及具体的技术研发进展方面,汽车主机厂在5G技术方面,采取的是跨行业合作等“倒叙式”被动介入,也正因如此,一位资深汽车研发工程师告诉车市红点&红点汽车:“汽车主机厂的技术研发,更倾向于车本身,而智能互联系统往往是技术植入,因此在当下的技术发展更多是合作与共同推进,而不是5G技术本身的主推者。”
也许三五年后。
“5G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之后,猜测需要三到五年左右汽车5G能够普及。这是汽车迭代发展一到两代的时间”某汽车研发机构资深工程师预计说。
5G即第五代移动通讯网络
截止目前,中国移动、联通、电信都已经公布了相应的组网计划,并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雄安新区等部分地区、城市的试运行。且公布了5G个人通讯套餐的资费水平——大致在百元以内,比起人们预计的价格低。
2月19日,车市红点&红点汽车联系了一位从事通讯设备供应20多年的资深人士,他从技术角度来解读了5G与4G之间的技术区别:“5G的基站设备,其覆盖距离和范围比4G基站短得多,比如4G可以覆盖几公里范围内,而5G基站则只能覆盖几百米,因此5G基站会比4G体积小很多,但布点会非常密集,举例来说,一栋大楼可能我们会根据设备穿透力,在几层不同部位设置很多基站,甚至可以说直接设置基站阵列。”这样庞大的基站数量,意味着巨大投资:目前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显示5G组网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800亿美元——因此,从组网投资金额到基站密度来讲,5G的到来都还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站在民用通讯的角度来讲,其实5G的应用和4G的区别不会太大,即便是速率快很多,但对一般个人用户来说,无非就是用手机看电影更快,但如果与资费对比,是否够经济实用还是未知数。所以相比之下,可能5G技术在汽车、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其实比民用通讯实际意义恐怕更为重大。“
当然,就技术本身来说,“5G下行速率非常高,但上行速率却并不高,所以车用5G技术是否应用到大的数据包,也会对设备有所要求。”
与此同时,车规级通讯模块的研发、应用,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当然也需要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个春天里,我们种下了一棵树苗,而何时结出硕果,还需静候佳音!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