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汽新能源董事长曾在某次会议上公开表示。电动汽车续航300公里就够了。这一说法引发了汽车行业的一片质疑声。驾享兄发现,创建于2009年的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发展长达10年之久,称得上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入局者。不过,伴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入侵,以及传统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空前重视,北汽的革新能力日益下降,不仅已经被吉利、比亚迪等团队渐渐拉开距离,更是有被蔚来、小鹏汽车等取代的趋势。那么,北汽新能源到底是怎样起个大早,却干了个晚集呢?
电动汽车300公里续航就够了?北汽董事长语出豪言
近日,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在参与某次会议时候公开称,“在我看来,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是非常经济合理的数值。过短了频繁换电也不方便,再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都在朝着500公里,甚至600公里续航的标准发展的时候,北汽董事长徐和谊的“300公里续航够用”的言论甚至让行业多位媒体和用户感到可笑,并引发了轩然大波。
——北汽董事长徐和谊
对此,有网友表示不认同,“自己研制不出来长续航的,还说什么300公里足够了,如果您了研制出来600公里的,充电和加油一样快的,你的电动汽车卖的不脱销都不可能”,“哈哈哈哈终于知道为什么北汽这么辣鸡了”,“北汽汽油车做不起来了说是专门做新能源车,现在新能源车不能骗补了又开始其他说法”,“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借口”。此外,国内一些汽车媒体也对北汽董事长的这番言论表示了质疑。
为啥起个大早却赶晚集,细数北汽新能源的5大顽疾
▲▲▲
不仅仅是网友和媒体们对北汽董事长的言论质疑,驾享兄发现,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汽车如今已经发展长达10年之久。但让人感到较为意外的是,从当初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先入局者,到如今的被国内诸多汽车品牌超越的尴尬现状,北汽新能源身上面临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顽疾。
1.从低端到中高端战略定位转型失败,北汽销量出现大滑坡
近年来,北汽新能源的车型一直是市场热点,但如果仔细调研市场成绩,我们不难发现,北汽新能源车型一直都在定位低端市场,并取得了让人非常惊叹的成绩——从2013年开始,北汽新能源在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高达25.55%,此后一直居于佼佼者角色,占据我国出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长达6年之久。但转入2018年下半年开始,北汽新能源的车型销量出现了大滑坡。2018年6月份北汽新能源EC系列车型销售从以往的6000多辆变为一台车都没有卖出的惨淡情形。根据今年1月份相关统计显示,在国内前10位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只有北汽新能源出现大滑坡,销量同比出现43%的负增长,让人感到非常意外。
驾享兄了解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车推出了ES系列中高端系列车型,希望在国内中高端车型中抢占市场领先地位。但让北汽新能源非常失望的是,这款定价25万元起步,甚至平均价高达30多万的ES系列车型,在生产仅仅一年时间就宣告停产,这也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在中高端车型市场上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2.销量一定程度上来自合作方埋单,渠道较为单一成增长掣肘
北汽新能源曾经一直扮演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角色,但这种角色的背后,其实有着诸多的“内幕”——大量的出租车公司以及汽车租赁公司为其承担着销量的压力。
——北汽新能源出租车
2016年10月份,北汽新能源与北京银建集团及怀柔、顺义等八大郊区县的出租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于当年内交付2000台北汽新能源EU220换电出租车。驾享兄发现,作为首都出租车的主要车型,北汽及北汽新能源一直为北京各大出租车公司输出庞大的车型。此外,北汽新能源又盯上了网约车,2019年1月28日,滴滴出行与北汽新能源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滴滴旗下的北京小桔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7%,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3%。可见,北汽新能源近些年的市场销量,这些合作企业做出了不少贡献。不过,另一方面北汽新能源在销售渠道上近些年却显得较为单一,这也让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被赶超的危险。
3.汽车质量难保障,一年召回7万台高居国内第一
——北汽新能源工厂
作为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的北汽新能源,遭遇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居高不下的召回数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显示,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5.6万辆,但8批召回车数却达到了13.3万辆,占到了销售总量的10.5%。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召回的品牌中,北汽新能源、众泰汽车、比亚迪、力帆汽车、江淮汽车高居前五位,累计共召回高达12.1万辆,占整体召回数量90.9%,仅北汽新能源一家的召回数量就高达6.9万辆,占整体召回数量的51.8%。也就是说,过去一年中,每两辆召回的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北汽新能源,这个比例极大地损害了北汽新能源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4.售后问题频频爆发,近年来车主投诉不断
在召回数量上高居榜首,那么,售后服务方面北汽新能源的表现又如何呢?答案依旧让人失望。驾享兄了解到,一位名为“王徳钟2018”的网友曾在今年2月22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自己在2017年购买的北汽EC180频繁出现问题,例如后备箱经常难打开、动力续航里程虚假,仅能驾驶90km、充电机出现故障、电池出现质量问题等。这并非是北汽新能源车主的个别投诉案例。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汽车质量网也曾收到部分北汽新能源车主的投诉信息,2019年1月22日,该网站展开征集北汽新能源EU系列转向失灵问题投诉信息。但这些监管和投诉现象的频繁发生,并未根本解决北汽新能源在车辆质量方面的问题。质量低劣,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爆发问题,让北汽新能源在质量方面的吐槽频频发生。
5.受国家新能源政策影响巨大,自身竞争力不足
近些年,北汽新能源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非常大的起伏。比如上述提到的去年6月份,北汽新能源受困于国家补贴政策下滑的影响,以往单月销量超过6000辆的成绩,一度竟然变成0。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继续下滑,这又给北汽新能源等国内过度依赖补贴政策的汽车品牌,笼罩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在喊出“电动汽车续航300公里够用”的口号背后,北汽新能源面临的是自身技术发展缓慢,转型中高端市场暂时失败,自身较为单一的销售渠道,以及在新能源补贴政策方面过度依赖等问题,让自己的竞争力逐渐呈现下滑趋势。这些难题将在2019年继续困扰着北汽新能源,作为一家已经10年之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沉重的难题,知耻而后勇的革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