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这确实是不少购车者面临的一个关键点,虽然网上这种类型的文章有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
双离合变速箱的发明最早来源于赛车,这种特别的换挡机构可以有效地缩短换挡时间,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在争分夺秒的赛场上,双离合变速箱的诞生可谓是一种机械革命,也确实让采用这种技术的赛车如虎添翼,名扬世界。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越是高性能的部件,往往在使用寿命上会大打折扣,就好比F1赛车发动机,如此高转速的设计,不管在材料和工艺上有多么先进,但是总突破不了几千公里的使用寿命,就连变速箱也一样,像双离合这种技术,同样会有很多弊端。
简单地说,双离合变速箱等于把两套手动变速箱整合在一起,外观上还是保持着一台普通手动变速箱的体积,所以零件做小了,强度肯定会有下降。在传统手动变速箱中,设计有2-3排齿轮轴,每一根轴上都啮合有大小不同的齿轮组。当车辆在不同工况行驶中,手动通过排挡杆的位置切换,使同步器结合不同大小的齿轮组至变速箱输出轴,让发动机提供持续且最佳的动力输出。由于发动机都有着特定自动循环工作进程,统称为怠速,所以当车辆换挡或停车时,必须切断发动机到变速箱的动力链接,所以离合器的作用也就功不可没了。通过压盘和摩擦片的不断分离和结合,让车辆达到动力衔接和断开的效果。这种摩擦片的材质通常都和刹车片一样,时间久了,摩擦层磨损了,也就会出现结合不严而离合器打滑,甚至无法传递发动机动力的情况。
从双离合变速箱结构中看,它类似于手动变速箱的结构,只不过原先的2-3排齿轮轴被做成空心的,轴里面被放置了另一根轴来控制类似于另一台手动变速箱的齿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把变速箱档位做地更多,同步器被摩擦片代替,变速箱前方的离合器组件也省了。在换挡过程中,只需要把离合器靠到需要动力传输的齿轮组上就行,省去了同步器从原先齿轮组中退出,并重新结合到另一组齿轮组的动作,节省了换挡时间。由于这种频繁的换挡过程会让摩擦片产生大量的热能,所以这也就是很多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容易出现高温报警的根本原因。如果是浸没在油液里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报警和使用寿命就会大大增加,但是档位数会有所减少。凡是湿式双离合还是干式双离合,都会存在磨损的情况,所以时间久了,双离合变速箱会出现摩擦片间隙过大,动力传递效率减缓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大修双离合变速箱,更换摩擦片来解决。
由于双离合变速箱的制造成本比较低,没有传统变速箱复杂的行星齿轮结构和油道控制系统,还没有液力变矩器,所以被很多车厂广泛采用,就连我国不少自主品牌,也都开始普遍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从根本上说,双离合变速箱的确可以提升你的驾驶感受,但是在和使用寿命上,还有不少路需要走,如果你购车不会用很长年份,那么双离合是不错的选择,要是你购车需要使用比较长的年份,对可靠率还有要求,那么还是老老实实选择AT或者CVT变速箱吧。
真会玩车/撰写:柯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