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禅城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简称“公报”)发布。
公报从生产总值、全区总人口、全区工农业以及投资、消费等各个方面,对全区2018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将禅城新“家底”全面展现。
158207
“家底”有所增长
人均GDP158207元
同比增长4.0%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5.06亿元,按可比价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8207元,增长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7亿元,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754.68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1100.11亿元,增长9.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忽略不计,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进出口总额926.2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全年全区税收总额253.64亿元,比上年增长7.8%(不含海关代征及免抵调库的税收总额226.62亿元,增长7.9%),占生产总值比重13.7%。全区域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8.52亿元,增长2.6%,其中禅城区89.30亿元,增长2.0%。
716.50亿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工业增加值716.50亿元
同比增长2.3%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16.50亿元,按可比价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集体企业增长18.1%,股份合作企业增长32.3%,股份制企业增长5.6%,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5%,私营企业下降1.2%。
从实现工业增加值看,十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1.8%;纺织业增长21.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6.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4%。
双创活力不断增强。全区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4.27万户,比上年增长14.7%,当年新增2.91万户,增长13.2%。从性质上看,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全区私营企业共有6.11万户,增长18.0%,当年新增1.26万户,增长18.8%;个体工商户7.49万户,增长12.3%,当年新增1.54万户,增长8.5%。
从产业上看,三产发展活跃,批发和零售业商户7.63万户,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1.18万户,增长3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7万户,增长16.9%;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0.60万户,增长39.9%,当年新增0.20万户,增长42.5%。
1.48万
科技强区有进展
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48万件
同比增长34.3%
根据统计,去年年末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2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2个;区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2个。
累计初步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01家,当年新增137家,增长51.9%。全区具有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7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8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建立公共创新平台4个;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园区3个;建立院士工作站4个;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6个;建立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
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48万件,当年新增0.38万件,增长34.3%;全年专利授权量0.45万件,当年新增0.09万件,增长26.4%。全区拥有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891家,比上年增加383家;获得3C产品认证企业215家,增长2.9%;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48个,增长20.0%;实行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企业72家,同比增长2.0倍。
3905.29亿
金融市场升温稳健
存贷款余额、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较快增长
全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905.2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人民币存款3833.16亿元,增长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892.94亿元,增长14.3%。其中人民币贷款2836.38亿元,增长15.7%。
全年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7.2%。其中,财产险增长18.2%(其中,机动车险增长6.6%);人身险增长5.6%(其中,人身意外和伤害险入增长12.0%,健康险增长38.6%,寿险增长1.4%)。
全年保费赔付增长20.1%。财产险增长36.6%(其中,机动车险增长35.2%);人身险增长13.1%(其中,人身意外和伤害险增长1.9%,健康险增长26.3%,寿险增长11.5%)。
数看民生新成绩
30
【人口】平均每天有30个婴儿出生
数据显示,2018年,尽管在“全面两孩”等多项政策放宽的背景下,禅城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存在下降趋势。
去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8.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8.24万人,增加2.26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97.5:100。
去全年出生人口1.11万人,出生率为16.53‰,下降6.4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39万人,死亡率为5.78‰,意味着去年平均每天有30个婴儿出生,平均每天有约11人离去;自然增长率为10.75‰,下降6.45个千分点。
48905元
【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05元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05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人均消费性支出34585元,增长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9%。
2.0%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0%,涨幅与2017年持平。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9%,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1.7%,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2.1%。
16
【教育】平均一名教师教16名学生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教育资源分配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根据统计,全年全区拥有各类学校243所(不含佛山市直、不含普通高校),比上年增加2所;在校学生17.16万人,增长4.8%。
全区共有教职工1.52万人,增长5.5%,其中专任教师1.09万人,增长4.2%。意味着,平均一名教师要承担起教育16名学生的职责,表明禅城区目前的教师资源仍处于紧张状态。
幼儿入园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9.6%,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5%。在特殊教育中,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
295
【卫生】医疗卫生机构295家
根据统计,去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5家。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9万人,增长7.1%,其中医生0.50万人,护士0.70万人。每千人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1.88人;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4.23人;每万人常住人口全科医生3.24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8万张,增长6.8%;其中医院床位1.06万张,上升7.3%,每千人常住人口床位数9.97张。
全区医疗机构诊疗达到2040.71万人次,每人次均费用236.7元,增长12.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达到246.2万人次。
3551
【养老】3351个养老床位
全区建设社区服务中心4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7个,服务覆盖率达89%。星光老年之家165个,敬老院、公办养老机构各3个,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627个,民办养老机构12个,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2724个,民办养老机构入住人数1766人,增长12.6%。
10.7%
【环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长10.7%
去年年末建设用地使用面积0.72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增长4.0%;建成区绿地率38.17%;公园绿地面积增长1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含暂住)增长10.7%;已建成绿道213.32公里,其中当年新增18.92公里。
全年空气优良天数283天,比上年增加5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
3.3
【文体】平均每日3.3场文艺演出
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味。根据统计,去年末全区共有区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8.76万册,比上年末增加28.61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5个;美术馆3个;纪念馆1个。
文物保护单位7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7家,市级67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比上年末新增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项,市级26项。
社区文艺团队448个;艺术表演团体60个;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文艺演出1220场,比上年增长9.9%,平均每日3.3场文艺演出惠及全区群众。
体育方面,全区共有体育场地545个;群众体育组织123个;运动员968名;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11人11次获奖。
10.9%
【旅游】旅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
禅城旅游服务业在2018年获得较为充分的发展,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全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26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29亿美元,增长4.1%。
接待中外过夜游客471.59万人次,增长8.3%,其中,国际游客58.61万人次,增长4.8%;国内游客412.98万人次,增长8.8%。
旅行社组团出游人数263.62万人次,同比下降12.1%,其中,出境游76.80万人次,下降8.1%;国内游186.82万人次,下降13.6%。
采写 | 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
编辑 | 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