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遍布生活各个角落的今天,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转变。如果说几年前新能源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方向的话,那如今自动驾驶就是汽车行业的一条必经之路。
表面上看起来,汽车产业整体是在往新能源方向发展,但是未来的汽车到底会以什么为动力,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相反,智能化肯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大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自行车;人们懒得骑自行车,于是发明了汽车。那当人们懒得开汽车的时候呢?自动驾驶技术就被各大厂商提上了研发的日程。虽然玩笑是这么开的,但是除了解放我们的双手双脚,自动驾驶在很大程度上是能提升行车的安全性和交通效率的,所以我们说汽车走向智能化、走向自动化是必经之路。
中国品牌智能化的先行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主机厂都在大力研发智能驾驶相关的技术。在所有的参与者里,长安汽车无疑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一个。从2016年睿骋完成国内首个2000公里无人驾驶测试,到2017年长安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牌照等等,这一切都是长安发力智能驾驶领域的结果。
抛开这些和普通消费者关系不大的“噱头”,搭载L2级别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的CS55量产上市、搭载APA 4.0代客泊车系统的新CS75量产上市,以及同样达到L2自动驾驶级别的CS85 COUPE、新CS95陆续到来,产品就是长安在智能化驾驶领域结果的最好呈现。
都是自动驾驶,长安的优势在哪?
所谓的L2级别自动驾驶,就是在驾驶员负责监视路况的前提下,车辆能实现部分的自动化驾驶。很多主机厂采用的方案很简单,就是ACC+LDWS+LKAS,这几种辅助功能集合在一起就能实现最简单意义上的L2级别自动驾驶。
但是我们能看到,长安的L2级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里并没有ACC,而是IACC。从技术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ACC的一种,但是它既然叫IACC,就肯定和ACC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智能。
ACC搭配车道保持其实就已经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但是相比于ACC,长安的IACC在功能性上的最大差异主要有一点,就是面对不同路况的应对能力要更强。
普通的ACC能实现的是将车辆保持在车道内,而IACC在标线清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传感器的识别将车辆控制在车道的中央,而且不止是直路,在转弯的时候这套系统同样适用,而且它还会根据转弯半径的不同来控制车速,这是其他的ACC系统做不到的。
除此之外,IACC配合交通标志识别还可以减少违章的出现,举个例子,在ACC开启的时候,如果前车超速后车很有可能以同样的速度跟过去而产生违章。而IACC不同,配合交通标志识别系统,IACC可以结合路况以及地图数据对巡航车速进行适当的降低,从而避免违章。
当然,除了交通标志,IACC还可以识别行人和其它交通参与的汽车,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制动来避免事故,除了“辅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驾驶员“纠错”,这就是IACC系统智能的一面。
行车智能方面,泊车也同样要做到智能才对得起自动驾驶的意义。如果说IACC是高速行车必备的话,那APA4.0系统就是城市行车的必备辅助工具了。
APA4.0系统同样是L2级别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它的全名是代客泊车系统,而非自动泊车,所以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和传统的自动泊车系统也是有区别的。它能实现除了侧方位以外的水平、垂直、斜列泊车以及水平泊出的操作。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钥匙实现车辆的自动驶出或驶入,这都是普通自动泊车做不到的。
之所以它叫“代客泊车”,意思就是帮你停车,而不是简单的自动泊车。更加进化完善的APA5.0系统,也将搭载在即将在上海车展亮相的CS75 PLUS上。
这些量产车只是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体现,实际上长安汽车距离L3级自动驾驶量产已经不远了。去年的8月,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长安CS55成功穿越了可可西里无人区;11月,55辆长安CS55也创下了“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智能驾驶到智慧出行
除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发力,长安也在往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方向进化。
去年4月份的时候,长安汽车在北京发布了“第三次创新创业”的企业战略,这个战略的主题就是旨在向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向世界一流车企迈进。在同年8月份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的“小安的家”,就是长安想要打造的智慧出行方式。
智能化推进的结果,就是汽车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就像手机如今不只是用来打电话一样,未来的汽车更像是一个大型的移动智能平台。“小安的家”,展示的就是“万物皆互联”,我们可以通过“小安”预约智能驾驶的汽车,在路上还可以让它提前设定好家里空调的温度等等,这虽然是种愿景,但是从“小安的家”来看,这一切的到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2020年长安将实现100%的新车联网,同时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至少那个时候的长安,已经完全进入了“网络和智能化”的时代。小安也将会从如今的语音助理,变成智能出行的伴侣,它能提供给我们的,是方便和快捷的智能移动出行体验。
推动行业变革的第三次创业
任何的行业里,重大的改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行业没办法不改革,汽车行业就是如此。
单纯的造车卖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更多元化的市场,谁先进行改革谁就将建立起“标杆”的形象,也就更容易在日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权。显然,作为中国品牌曾经的老大,长安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点。
香格里拉计划、第三次创业、北斗天枢战略,先后和蔚来、比亚迪等同行以及京东、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科大讯飞这些互联网合作伙伴,长安正在用实际行动来推动自己的“改革转型进程”。
众多的互联网企业合作伙伴,也看得出长安不愿意停留在“传统车企”这个圈子里,而是努力往智能出行和服务公司转变。“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战略将新能源和智能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最重要的是长安有实力将这些战略目标实现。在“北斗天枢”计划里,长安将持续在智能化领域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超过2000人的研发团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
长安
如今的汽车,就如同十年前的手机一样。那个时候智能手机是稀罕东西,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刚需。今天智能化的汽车还只是少数,十年后呢?那时候的智能化汽车应该就像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在像长安这样的企业的大力推动下,也许这一切根本用不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