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新四化”渐行渐近的背景下,汽车座椅企业也按捺不住了。
4月3日
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及电子电气系统供应商李尔公司宣布,就收购Xevo公司相关事宜达成了最终协议。而Xevo是行业领先的汽车软件供应商,致力于提供云端、车载应用以及移动设备解决方案。
李尔拟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收购软件公司,这是计划之内的事。毕竟,早在2015年,李尔曾对外公开表示,要拿出10亿美元用于收购,以增加其在云计算、大数据及软件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截止2019年,记者发现,博世、大陆、德尔福、德纳、电装、麦格纳……几乎“叫得上名”的跨国零部件企业都在布局智能网联。
李尔有意投入巨资砸“金蛋”
此次花费巨资收购Xevo,重点目标指向智能网联。
据介绍,Xevo开发的用于人-车-手机移动交互的主要产品Journeyware拥有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并连接到云端框架,通过实时数据交互,用户可通过车载端与手机应用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另一个Xevo Market商业与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车载触屏和移动手机应用,帮助驾驶员寻找餐馆、酒店、加油站、购物中心等信息。
李尔公司首席技术官John Absmeier表示:“在完成该收购之后,我们能够将 Xevo领先的电子商务车载平台技术与李尔公司在电子电气化系统领域的优势有机结合,有利于丰富李尔公司的互联技术系列产品。Xevo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为消费者带来焕然一新的用户体验。收购Xevo后,李尔将解锁之前未实现的车联网数据价值,开辟新的现金流。”
“Xevo的用户界面为汽车消费者打造的是一个智能网联的环境。”John Absmeier明确表示,此次收购进一步扩大了李尔的智能网联业务,也获得了Xevo在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上的专业技能。
早在2017年12月,李尔曾收购GPS技术公司EXO,为增强其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实力。
随着汽车技术的变革,李尔的战略布局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比如抛售整合传统座椅业务,增加电气化业务等。据统计,李尔2018年的净收入为11.5亿美元,而其2017年净收入为13.1亿美元。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传统座椅业务营收出现下滑,而电子电气业务营收却一直保持上升。可见,李尔巨资收购,将“宝”押在智能网联领域,其谋求长远领先的决心可鉴。
跨国零部件争相布局
在数字化重塑的浪潮下,一场深刻的汽车电子电气(E/E)构架变革正在酝酿,汽车行业正在沿着当年PC和手机行业走过的路迈向智能网联时代。特别是从汽车零配件供应商身上可以发现,这些特征越来越明显。所以,不仅李尔,博世、大陆、德尔福、德纳、电装、麦格纳……跨国零部件企业都在布局智能网联。
博世加快转型,选择与戴姆勒、英伟达、SONY、OpenADx、高德、百度等公司合作,保证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先进性,去年在德国投资10亿欧元建设芯片工厂,为未来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做准备。采埃孚近几年向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汽车方面进行战略转型,不仅收购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创公司,还与海拉在摄像机系统、成像和雷达传感器技术方面进行战略合作。法雷奥在数字化、电池管理系统方面重点研发。麦格纳兼具设计、开发、制造汽车系统、总成、模块与组件,并拥有设计和组装整车的能力。旗下拥有后视镜、金属成形、整车组装、动力系统、外饰和内饰系统、电子以及转动系统,并发力共享制造。大陆集团聚焦自动驾驶、零排放出行、智能出行解决方案。爱信精机加速战略转型,扩大汽车导航、泊车辅助系统、安全行驶等方面的业务。
先行者早已嗅出新“红利”的味道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技术大变局,只有把视野放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宏大叙事背景下,才能看到这场智能网联发展的意义所在。
总体来看,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智能网联转型路径包括,
1
一是利用自身在汽车行业的技术优势,提早布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密集性领域;
2
二是利用现有的品牌及客户资源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开发新产品,以此占领市场;
3
三是通过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切入新领域。李尔收购Xevo,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成为最新的例证。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李尔、德尔福、麦格纳等全球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都在无一例外地大力布局智能网联,为此不惜投入巨资,他们或许已经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红利的味道。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智能网联或将拥有决定车企命运的“一票否决权”。
文:赵建国 编辑:黄霞 版式: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