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风日产于上海发布了新款逍客,此次新款逍客为逍客的中期改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5.49万元-18.59万元,共推出了3款车型,新款逍客全系搭载2.0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取消了售价最低的1.2T涡增车型。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表示:“在15万SUV细分市场里面,逍客是当仁不让的王者,很多竞争对手也是瞄着逍客来的。逍客在东风日产的产品系列里面,是非常重要的SUV,我们讲是处于腰眼的位置,向上可以支撑奇骏、楼兰、途乐,向下可以保护劲客等车型。”
陈昊此言的底气来自逍客此前的强势表现,即便是在产品末期的2018年,其销量依然高达17.5万辆。这也是新逍客敢于“背市而行”的原因。虽然同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有小幅降低,但因取消了1.2T涡增车型,所以全系起售价比老款的起售价提高了1.51万元。
可以肯定的是,在日产的深度套路之下,新逍客的销量并不会差,但对消费者而言,则未必是一个好消息。
一朝得道,十年称王
中国的汽车消费审美观,十年一个坎。二十年前,日产还被我们普遍称作尼桑的时候,一辆蓝鸟就代表了二三线城市的上流社会。
十年前,在SUV还属于小众人群的时候,一辆逍客那是绝对的吸引眼球。毕竟那时候消费者对越野车和SUV还没有太清醒的认知,像逍客这样的带跨界元素的SUV,如同当年宝马X6一样让人们明白,原来SUV也存在这么多可能性。十多万的价格,这让它俘获了一大批消费者。
正如陈昊所说:“东风日产在正确的时间导入了一个正确的车型上市。”
逍客上市之初,轿车占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人们普遍对于轿车的有着十分强烈的认同感,逍客在此行情下上市的做法颇为大胆。幸运的是逍客刚好赶上国内SUV流行之初的最好时间点,而当时SUV的市场竞争对手本就寥寥无几,加上其跨界紧凑SUV的独特定位,以及价格上的优势,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完全能与逍客对标的竞争对手。
自国内上市以来,逍客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10万辆,成为了SUV领域日产早期的流量担当,也为日产后期的SUV产品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势头之下,新逍客更加有恃无恐,并没有把消费者和竞争对手放在眼里,换代车型并没有拿出太多有竞争力的东西。
新逍客展现日产的“老戏骨”实力
大多合资企业都非常擅长“吃老本”,日系企业尤其如此。它们对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把握精准。轩逸、汉兰达皆是如此,即便刚刚全新换代的汉兰达也显得太强势,但即便如此,依然收获了不少订单。只要不出任何大的问题,紧跟市场节奏,逍客就没有掉队的可能。
顺应此理,逍客的此次的改款可以说毫无亮点,不管从产品力还是价格来看,逍客的做法很傲娇。为了顺应改款说法,只是简单做了一些微调。
新款逍客老款的设计基础上略有改良,采用了日产更年轻的V-motion家族化设计语言,大灯由之前的卤素光源升级为LED光源。
方向盘采用了最新的平底三幅式方向盘样式,内饰在材质使用上有细微调整,质感更加细腻。
配置方面的提升略微明显。智能系统和安全系统的都进行了常规升级。全系采用9英寸的中控屏幕,老款最好的配置仅为7英寸。前排增加了主驾驶座椅电调功能,后排增设了空调出风口,高配置版本不但提供了自动空调,还可对温度进行分区控制。
新款逍客不仅取消了1.2T涡增车型,全系搭载2.0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也在老款逍客2.0L车型共有四种配置的选择上,收紧到如今的三种配置选择。新款的动力数据略有增加,售价较于同款的老款车型略低。
整体而言,新款逍客不管在外观还是配置动力方面的确有所提升,但面对着较大竞争压力也是既定的事实。因为其在价格、动力系统、性价比等方面明显落后。
如今,很多合资品牌已经在15万元-18万元左右区间完成了产品线的布局,尤其产品力较强的南北大众的探歌、途岳,以及南北丰田上市的CH-R、奕歌,另外三菱、Jeep、本田等,逍客的合资品牌竞争对手高手如云。
老逍客在15万元这个细分市场凭借先发优势一直名列前茅,但如今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老牌对手在不断提高产品力,比如Jeep自由光,同等级价位车型在四驱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可以说是完虐新逍客,甚至还配备智能网联系统,在这个级别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也在不断上攻,比如长城的WEY,性价比高,且做工品质可靠,在智能网联方面又独具优势。
新款逍客为了迎合市场略微提升了产品力,目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销量并不困难。难点在于在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所有汽车厂商都在降价保量。新逍客如此定价直接影响其性价比,市场环境对它非常不利。它反常规思维套路消费者的方法是否还能受用吗?
新逍客的表现可以说是完美展现了日产的老戏骨实力,笔者认为,日产对新逍的期待并不是延续其过往的辉煌,而是收割最后一波韭菜,只是未来,下一代逍客必须为获取新用户付出更大的代价弥补此前落下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