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有太多的错误认知,比如钢板越厚越安全、涡轮增压一定比自吸省油等等。近年来,老司机越来越多,车迷们在网络的熏陶下似乎也比以前更加“懂车”,谈车就变成了言必称“平台”;不少厂家在宣传自家新车的时候,也爱在平台上做文章——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究竟什么是平台?相同平台的车型究竟能够有多大差异?
一说到大众MQB、丰田TNGA,不少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些平台的数字代码就跟“先进”、“科技”划上了等号。实际上,平台远不是这么简单。
今天要举例来进行论证的,就是通用汽车旗下一个传奇性的平台,通用B平台(GM B platform)——现如今我们看到大众还在用有十几年历史的PQ25、PQ34平台造车,都会吐槽一番,但很少有人知道,通用的B平台足足用了70年!
那是距今整整93年前的1926年。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8年,纽约华尔街的地价才7美元一平方英寸,后来叱咤风云的大多数汽车品牌,比如大众、丰田、法拉利等,还没有诞生。
▲别克Master six
这一年,通用旗下的两大平台,别克和奥兹莫比尔分别推出了Master Six和Model 30两款新车,这两款车采用了类似的底盘设计,于是乎,全世界第一个共享汽车平台诞生了……
严格意义上讲,一开始其实还没有“平台”这么时髦的名字,一开始它们被叫做“通用B车身(B-body)”。
通用公司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玩起了多品牌、共享平台的玩法。除了别克和奥兹莫贝尔玩的B平台,A平台由雪佛兰和奥克兰两大品牌使用,C和D平台则由凯迪拉克独享。这样的玩法让通用节省了大量研发费用,毫无疑问,这一构想在当时绝对领先全球。
▲采用了通用B平台的车型名单,可谓浩浩荡荡……
作为通用公司旗下的全尺寸后驱平台,B平台取得了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成功,从这一平台制造出的车辆总数达到了12,960,000辆,在全球范围来看排名第四,仅次于大众甲壳虫、福特T型以及来自苏联的拉达里瓦(Riva)。
其中,包括了别克世纪(继承该车名称的车型,在本世纪初还进入了中国市场)、雪佛兰Impala、庞蒂亚克Streamliner Torpedo等一代名车。
最后一辆使用通用B平台的车型,是1996年款的别克路霸(Roadmaster)。这辆车也曾少量来到中国,无论是宽大的车身(旅行版车身长达5.5米)、巨大的排量(5.0L和5.7L两款V8发动机)、还是别具一格的外车身仿木饰条、以及在当年看来十分豪华的内饰,都相当的亮眼。
随着通用公司全面转向前驱平台,在1996年卖出2.2万辆之后,别克路霸与通用B平台最终落幕。
▲1937款别克世纪和1991款雪佛兰Caprice,同样都源自通用B平台
一个使用了长达70年的平台,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简直不可思议。从1926年到1996年,汽车科技发展的进步可谓巨大,为什么通用公司能死抱住一个历史如此悠久的平台?
这里就涉及到平台的定义问题。
汽车平台是新车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共同使用的公共架构。利用这个公共架构可以开发和生产出外形不同,功能不同的新车。其主要部件包括发动机舱、地板、悬架、制动、传动、发动机和电气系统。
同平台的车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然而决定一辆车“个性”的因素还有千万种,大到发动机、小到内饰中的小细节,都让车型显现出自己的定位和调性。
事实上,通用B平台经过70年的生命周期,其间分别在1937年, 1939年, 1941年, 1949年, 1954年, 1957年, 1959年, 1961年, 1965年, 1971年, 1977年以及1991年进行了12次重大的设计改进,同时在1942年, 1969和1980进行过中期改进。
除了长度保持基本不变之外,1996年的B平台与1926年的B平台已经大相径庭。不仅适配的发动机、变速器早换了几十款,其悬挂方式也从一开始的钢板弹簧减震、一步步换成了螺旋弹簧、以及直到如今依然主流的麦弗逊悬架。
同样的平台,可以适配完全不一样的动力总成和悬架。
不仅流转了70年的通用B平台如此,如今被视为“最先进”的模块化平台更是如此——比如奥迪A4采用的是前后多连杆悬架,而同样来自于MLB平台的兰博基尼Urus,则改为了双叉臂+后轮转向+空气悬架的高科技组合。尽管它们同平台,但完全就是两个定位、性格彻底不同的车,根本不存在可比性。
所以,过于教条的看待汽车的平台,是不科学、不理智的做法。
一个来自通用的老对手福特的例子,同样极具说服力——福特野马可谓是一代名车,其第二代产品同样英名远扬,上市第一年就卖出38.6万辆,还获得了1974年的“年度车”称号;而与第二代野马同平台的福特Pinto,却因为屡屡在车祸中起火爆炸而臭名昭著。
设想一下,如果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互联网,福特Pinto会不会也有“车托”动不动就吹牛:“我们这车和野马同平台,怎么可能不是好车!”
新旧平台的差异,很多时候并不是判断一辆车好坏的决定性因素。50年代的奔驰300SL、60年代的法拉利250 GTO,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也仍然是一流的好车;即便是今天的奔驰A级和法拉利California,也不敢说超越了前辈。
同平台的车型由于品牌不同、市场定位不同,可以千差万别。对于消费者来说,千万不要迷信平台,而应该准确了解自己的购车需求,量力而行,选择一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