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之中,
有两次最为重要的消费机会。
第一是住房,第二是汽车;
住房是投资品,汽车是消耗品;
投资品得能赚钱,消耗品得能省钱。
那么今天范儿就和大家聊聊,
近期的降价风潮到底能不能让你省钱?
由于去年汽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换句话说,就是大家没钱买车了。
因此,今年两会对症下药提出国策,
增值税从16%降到13%。
简而言之,汽车厂家赋税少了,
成本就降低了,以此刺激消费。
但是,既然想刺激消费,
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每人发五万元,
不就可以了吗?干嘛要大费周折?
但是,我们设想一下,
如果真给大家伙发钱会怎么样呢?
当然是选择不买汽车啦!
信用卡还没还完、花呗分期天天催、
购物车还得清空、或者把钱存起来。
根本没多少钱能到汽车厂家手里。
厂家如果挣不到钱,
工厂就必须裁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就业压力远远高于税收压力。
没有税收只是穷,
没有工作可就是乱啊。
失业青年们如果去当黑社会可不得了,
《水浒传》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很显然送钱不是一个好方法,
只能用货真价实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了,
比如降低售价。
只有忍痛降低税收,厂家才能跟着降价,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是,很多车明明已经有了大幅优惠,
虽然官方指导价降了,
但是终端售价没有降,
这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
既然增值税从16%降到13%,
以一辆售价10万的车计算,
厂家节省的成本大概有2289元。
也就是不管车企现在的优惠有多大,
他们都又多了大概2%的降价空间。
如果不体现在终端售价上,
那车企反而从这波降价潮上,
每辆车又多赚了2%!
其实,这次的官降潮,
相当于国家通过车企的手,给所有消费者发福利,
参与官降的车企只是借花献佛,
不参与官降的车企,
就相当于克扣了国家给我们发的红包。
范儿接下来会列举三类品牌,
进口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
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价格战的。
首先是进口品牌。
由于售价高昂,
因此降价幅度也是最大的,
动辄几万元的降价,
总是能占据头条新闻的位置。
即使降价幅度超过减税优惠,
厂家们也会乐此不疲。
为什么赔钱也高兴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些品牌本身的利润就非常高,
也就是说他们卖的太贵了,
因此哪怕降价十几万,
也赚的盆满钵满。
也许他们早就想降价了,
正好赶上减税的时机,
为什么不利用减税当借口呢?
要是特斯拉能够忍一忍再降价,
就不会出现消费者拉横幅维权的事件了。
合资品牌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
减税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不小,
万把块钱的优惠也不疼不痒。
干脆别打价格战了,
把这笔钱用在产品本身才是正道,
也就是增加产品力,
比如“吊打”C级车的亚洲龙,
甚至“吊打”A级车的某某某,
在未来说不定也会出现。
本来ABC们相安无事,
价格战一来全掀桌了,
A+B+C+悉数登场,
一同争夺这场你死我活的军备竞赛。
合资品牌的日子不会好过的,
提高性价比等于降低利润,
挣得少了自然要砍掉那些不挣钱的车型,
专业术语叫做止损,
一些冷门合资紧凑车可能成为历史。
这也给自主品牌腾出了空间,
以前削尖脑袋也进不去,
如今却不费吹灰之力。
自主品牌能笑到最后吗?不好说。
范儿给它们分成了两类:
第一类是自主品牌的TOP10,
有技术实力,减税省下的钱投入研发;
第二类是除了TOP10以外的那几十家,
根本没有研发能力,减税都无力回天。
也就是说会有一部分,
趁着中国汽车产业爆发而兴起的自主品牌,
将不复存在。
减税是为了救它们,
可减税未必能救得了他们,
这些品牌要何去何从呢?
退潮之后才能发现谁在裸泳,
范儿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话说三个人坐电梯。
第一个做俯卧撑满头大汗,
第二个看书聚精会神,
第三个在祈祷。
有人问他们是怎样上来的。
他们回答:靠体力、靠知识、靠信仰
其实都不是,他们靠的是电梯,
仅此而已。
汽车销量负增长是不可逆的趋势,
着急也没用。
对厂家来说是坏事,
得有人下来推车才行。
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真金白银支持的是那些还留在列车上的厂家,
让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
甚至物超所值。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次降价风潮中省钱呢?
别着急买进口品牌,还会降价。
别着急买合资品牌,加量不加价。
别着急买(某些)自主品牌,
万一倒闭了呢。
所以在价格战面前,
省钱的方法就是:等!
持币观望,等待是美德。
还是那句话:车企和经销商耗不过你!
谁先表白,谁就输了!
车有范儿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 点个 在看 鼓励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