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论坛

百车全说论坛 > 浪漫古典速度之王 Chaprral 2J赛车

浪漫古典速度之王 Chaprral 2J赛车

作者:老爷车

继Play Station经典力作Gran Turismo上市后,许多车迷朋友夜以继日的追赶进度,期望取得更多的梦幻车型,在游戏中有一辆集速度与特异造型的车型,车尾还挂载一对喷口,从第12个排位起跑却能轻松爬到第一位。

在GT中如此可敬的对手,其实是1970年的Chaparral 2J赛车,方正外观与现代的空气力学设计迥异,在尾部拥有一对类似外燃机喷口的设计,俨然就是一具巡航导弹,只待冠军奖杯入袋。

1970年正当各大赛事举行的同时,各车厂正在寻找空气力学的突破口, Jim Hall是第一成功应用地面效应的美国人,他不仅是一位德州石油商人,同时也是一位成功的赛车手,于1961年成立Chaparral赛车公司,致力研发更精锐且更能具有贴地性的赛车,经过9年赛事经验成长,共发表了Chaparral1以及Chaparral2A~2H等赛车,Jim Hall为争取更佳的成绩,重新设计新的赛车Chaparral 2J,成为了历史上第一辆〝吸盘车〞 (Sucker Car)。

Chaparral 2J是一辆设计相当不寻常的赛车,动力系统是拥有将近700hp的铝合金雪佛兰ZL1引擎,搭配(无离合)三速半自动变速系统,车尾还额外加装了45hp马力的雪地摩托车引擎,驱动两具17英寸的风扇,加上玻璃纤维制作的车身,Chaparral 2J成车重量才刚好超过800公斤。

由于Can-Am赛事并没有引擎大小的限制,所以限制上并不影响额外加装雪地摩托车引擎的设计,其主要功能是在于提升下压力。利用风扇将车底的空气排出,同时在车身四周加装软质的侧裙,让车底形成半真空区域,紧紧的吸住地面,即便没有尾翼设定,Chaparral 2J仍然能制造900公斤重的下压力,使车辆能以更快的速度过弯。

如此的空气力学设计创造出那个时代未曾达到的下压力水准,且不影响赛车行进速度。相较其他使用空力尾翼的赛车,减速时失去下压力,或是因转向离心力造成轮胎抓地力流失,这些问题在这辆宛如吸盘设计的Chaparral 2J 赛车上并不会发生。

拥有如此诡异设计的〝吸盘车〞在赛事实战中,即便单圈成绩不错,却也无法逃避机械故障的厄运,甚至只跑过一个赛季就遭到美国赛车俱乐部(Sports Car Club of America)取缔仲裁并取消资格,理由是赛事规定不能使用任何可移动的扰流组件,而风扇便是一种可移动的扰流组件,天马行空的Chaparral 2J在解决妥善率问题获得佳绩之前,便昙花一现的退出了Can -Am赛季。

约八年后,1978唯一的F1风扇车Brabham BT46B诞生了,那是地面效应竞争激烈的年代,设计师Gordon Murray在赛季中的瑞典大奖赛前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别出心裁的将水箱移到引擎上方放平,且在车尾设置一具由引擎驱动的垂直风扇,看起来像是为了引擎冷却而置,实际则是为了将车底气流导出,使车底拥有更接近真空状态的吸附性,将地面效应原理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产生惊人无比的下压力,纵使是进入维修区,怠速中的BT46B车身都比其他赛车低。

BT46B由赛车手尼基劳达驾驶,在瑞典出赛第一场就夺下冠军,同时缔造了最快圈速纪录。然而好景不长,这种〝巨型吸尘器〞设计,当时遭到其他车队强烈抗议,而在隔年,风扇即被FIA裁定为违规设计,规定赛车上不能安装任何可移动的空力组件。

有别于风扇驱动,利用流速差与侧裙产生地面效应的设计,也曾经出现在路特斯赛车上;但事实上, 虽然真空带能够大幅的增加车辆过弯速度,却并非是赛车的必胜之剑,一旦车辆压过非平整路段,即便是短暂的腾空,地面效应吸附地面的功能也会瞬间消失,进而导致车辆失控。直至1983年,基于安全因素,FIA因此宣布了Flat-Bottom Regulation(车身下方必须平坦)条例,这种大型吸尘器的设计从此正式告别赛车场。

学习 | 香港7-11自有品牌本地化案例
分享/福利帖又来了!清明节踏青几种玩法!快来看看你中枪了吗?
百车全说首页

推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