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发布《关于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没有一丝丝悬念,2018年的双积分情况如此前所预料的那般,积分交易市场供应远远大于需求。
数据显示,2018年全行业油耗积分负分虽然高达约299万分,但是油耗正积分达到约987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约399万分。
对于2018年积分交易市场的供需关系,市场之前早有预判。工信部此前公布的2016年、2017年的积分情况,便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当中。
市场情况的反转让此前一直抱有抵制态度的声音逐渐消失,双积分交易市场呈现出一片其乐融融、皆大欢喜的和谐景象。然而,回想起双积分实施的初衷,是否会对目前积分交易市场的氛围感到些许诧异呢?
从洛阳纸贵到“一文不值”
新能源双积分,考量的便是新能源积分和油耗积分两个指标。而双积分交易的规则是,油耗负积分的企业可依靠关联企业实现积分转让,亦或是通过新能源积分交易达到积分平衡。
根据工信部《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未来对于不符合平均油耗标准的车型,不能获得《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许可,不允许在中国生产、销售和注册、使用。
这一惩处条例直接倒逼着新能源中国车企积极进行能源转型,将发展新能源放在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位置。
双积分制度对于推动新能源市场发展的种种设想,如今由于供需关系的失衡而力度有所消减。这也直接导致了积分交易价格的急转直下。
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曾给出了2016——2017年的积分交易参考价格,每分1000——1500元。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曾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单个积分的价格在2019年会上涨至3000元。随着双积分要求的逐年提高,新能源单个积分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然而,双积分交易市场的行情并没有按照人们预期那样发展,据业内消息人士表示,在工信部平台之外,一些积分交易价格仅为100-200元,远低于预期价格。这意味着,现在市场的积分价格比3000元/分的预期价整整降低了30倍。
轻松越线,初心何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双积分市场的交易价格落差?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双积分政策的实施的确对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十足的激励作用,导致了如今大部分车企均积累了足够应付双积分考核的新能源积分。
从数据上看,2016年双积分市场的新能源正积分是98.95万分,2017年新能源正积分几乎实现了翻倍的增长,达到179.32万分,而到了2018年,新能源正积分再次高速增长,达到了399万分,同比增长111.33%。
新能源正积分逐年暴涨的背后,是新能源车型销量逐年的暴涨,更是车企新能源战略落地的实质性表现。
2016年新能源销量突破50万辆;2017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77.7万辆,同比增长53.3%;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破百万,同比增长83%。
正是在双积分政策的倒逼之下,此前一直高举SUV旗帜的长城汽车开始探索新能源转型之路。北汽、比亚迪、广汽、吉利、上汽等车企更是在进军新能源的道路上不遗余力。
然而,新能源市场经过了清洗骗补、补贴收紧的“正本清源”之路,目前已经走过了“野蛮发展”的阶段。今年以来,北汽、吉利、广汽等基于新能源正向开发平台的车型相继推向市场,新能源车型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部架构都被颠覆重塑,中国车企已经做好了迎击能源转型的准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来看根据以往市场制定的双积分政策,自然显得有些俯视之感,不合理之处自然愈加凸显。
根据双积分政策规定,2019年、2020年的新能源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但是政策对2018年的积分比例不做要求,导致了2018年的新能源正积分大量产出。这也是当前双积分交易市场供需失衡的关键,从而进一步导致了积分交易价格不及预期。
显然,对于当前的新能源企业而言,通过内部结转或者积分交易的方式达到双积分比例要求已经不是难事。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通用分别占据油耗负积分排行榜一和榜三的位置,两家企业的油耗负积分总和近60万分,即便如此,它们也能通过关联企业上汽集团(2018年油耗正积分126万分)来转让抵偿。
相比之下,国外汽车厂商正因为二氧化碳排放不达标而付出着惨重的代价。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FCA向特斯拉支付数亿欧元将其纳入自己的产品序列,用特斯拉出售的电动车拉低自己燃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让FCA所售新车的平均排放量达到欧盟允许的范围内。
在中国双积分政策实施初衷与结果几乎背道而驰的情况下,此时,业内盛传出一种希望修订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声音。
有专家建议,应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比例,稳定新能源积分的价格,将双积分政策应有的效果发挥出来。
无论双积分政策未来是否收紧,对新能源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中国坚持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双积分政策和补贴退坡政策依然是当前引导新能源市场发展的两大重要政策风向标。
在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入正轨后,2020年后的双积分政策是否将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激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业内人士的呼声和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积极追赶下,一个代表更高行业水准的双积分政策雏形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