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网站3月19日公布《关于2016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如公示期无异议,将有近126亿元补贴下发给近百家企业。数据显示,截至本次补贴下发,新能源汽车中央购置补贴已近千亿,而据专家测算,未来可能要再发千亿左右。此次新能源补贴,除了比亚迪,还有谁拿了大红包?千亿补贴怎么算的?
第6批补贴出炉,比亚迪成了“运气王”
此次公示的补贴总金额为125.79亿元,2015年申报车辆为30936辆,获得补贴金额约30亿元,占补贴总金额的四分之一;2016年申报车辆为72614辆,获得补贴金额约为95.79亿元,占补贴总金额的四分之三。其中,比亚迪领取补贴26.89亿元,占比超五分之一;其次吉利汽车领取补贴11.11亿元,除此之外,北汽福田、南京金龙、珠海广通、北汽股份、厦门金旅等企业领取的补贴均在5-6万左右。
有人欢喜有人愁,在此次补贴清算过程中,有约2.87%的申请车辆并没有获得补贴。目前看来,影响补贴主要因素是产品一致性问题;从公开的资料显示,某些车企生产的车型其电池单体型号、电池生产企业、电池组生产企业与申报的不符合,这些问题占据了总核减数量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像驱动电机生产企业与备案参数不一致、电池组成箱型号与公告不一致等问题也是申请补贴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与这2.87%的申请补贴失败的车辆不同的是,有接近30%的车辆并不符合申请条件;资料显示: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是50.7万辆,实际上,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车辆总数为34.64万辆。为何这个差距如此之大,又是什么造成这一原因?没错,骗补!据材料显示,这部分车辆都是属于运营车辆,或者车企相关方自行购买,不仅车辆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具有很大的瑕疵问题,以至于直接被淘汰出局。
新能源汽车补贴近千亿,进入退坡进行时
从工信部历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审核情况公示来看,累计应清算的新能源补贴资金为624.06亿元;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超过了958亿元。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并没有公示;但2016年9月,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文件中显示截止2015年底新能源补贴已经达到了334.35亿元;而今年3月19日,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再次增加了30亿元,也就是说,截止201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实际为364.35亿元。
(历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审核情况公示)
从公示的信息来看,2016年实际新能源汽车补贴款项约为503.21亿元;而目前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仅为90.64亿元,虽然2017年后续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暂未公布,但就截止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清算补贴金额已经达到了958.20亿。至于2017年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高速爆发,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下滑,2017年的补贴金额将远比2016年500亿元少。
其实新能源补贴退坡从2017年就已经初现端倪。2016年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为346417辆,补贴金额为503.21亿元;2017年,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为239678辆,补贴金额仅为90.64亿元。而在3月26日,中国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出台,其中明确,要“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并“降低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补贴标准”。
对于新能源市场来说,补贴退坡俨然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寒冬;补贴减少后汽车售价会抬高,就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从而影响车企的销量。众所周知,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旗下目前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如果补贴取消,可想而知会对其影响有多大;若大幅提价,很可能会导致销量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
结语:
目前比亚迪宣布“不涨价”;但之前新能源车的盈利主要靠补贴,随着补贴的退坡力度逐渐加大,比亚迪没有了“大红包”的支撑又靠什么走下去?要知道,自2018年底以来比亚迪多次发债,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2月25日,比亚迪又再次被证监会核准向投资者公开发行25亿元人民币5年期债券;似乎这一切都在表明,比亚迪已经到了缺钱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