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论坛

百车全说论坛 > 3·15晚会不会告诉你的新能源购车雷区,在这全有了

3·15晚会不会告诉你的新能源购车雷区,在这全有了

作者:天天汽车

作者:褚韵文

消费者权益日

大家总是说2018年是车市的一个寒冬,目前国内依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是去年车辆产销比下滑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市场还是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根据我们得到的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新能源车辆在全球范围内销量达到550万台,而中国市场占比五成以上。仅在2018年中,国内市场新能源产品销量达127万台,同比增长超六成。

销量的增长得益于政策的驱动、补贴的利好等。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众多产品问题,正值315之际,我们在此列举一些新能源车领域比较常见、有代表性的投诉热点。

续航里程与宣传有偏差

对于一台新能源车来说,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最先考虑的应该就是车辆的续航里程,毕竟不像传统燃油车能够做到即加油即走,所以拥有越高续航里程的产品便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型都宣称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甚至达到500公里,这样的续航水平甚至可以与个别传统燃油车型看齐。

但是它们真的能跑那么远吗?小编打车打到新能源车型后总是会和司机师傅聊聊这车使着怎么样,每次问到续航里程的时候,绝大多数司机总表示实际续航里程差不多在标称续航里程的六七成左右,并且在冬季行驶,这个“折扣”会打的更低。

图与文无关

“我这车刚充满电,走了不到十公里,仪表上的续航里程都掉了将近五十公里了''这句话便是司机师傅在去年北京最冷的那几天说的原话。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单元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厂家在公布车辆续航里程的时候似乎并不愿提到这方面的问题。一台车的续航里程,应该是考虑到各方面的用车环境、车辆不同使用方法,而不是在接近理想环境下的测试数据。

近期,一些媒体也发出了不再使用电动车等速续航里程进行宣传的倡议。目前,对新能源车来说,大众认为最为客观的测试标准就是NEDC续航里程。我们的国家标准也与之相同,该测试数据也被大部分厂家用来进行宣传。

比亚迪元EV360

但是有一些个别厂家偷偷钻了个空子,着重对消费者宣传等速续航里程,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产品拥有高续航里程的特性,这一数据与产品的实际续航会有较大的偏差。例如比亚迪元EV360,命名使用等速续航里程,但是综合工况为305公里;荣威MARVE X所宣传的500公里最长续航其实也是等速续航数据,而综合工况为403/370公里(不同驱动方式对应续航里程)

综合工况续航里程

我们此前已经说过动力电池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厂家再用等速续航里程宣传会对消费者产生非常大的误导,如果说是欺骗都不为过。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从2015年开始,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视线当中,经过三年多的快速发展,投诉量也在持续上升,其中七成以上都在投诉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一现象也说明了目前很多新能源产品只是去满足最基本的出厂标准,但是以消费者的评判标准,或是以目前众多成熟的传统燃油车来说,似乎还有一定距离。

1

电池问题

在所有投诉中占比64%,我们在文章上半部分也着重说了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问题,存在一些实际与宣传不符的问题,除此以外还有电池质量与更换问题。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有消费者购买北汽新能源2017款 EU400 乐享版后,出现剩余里程显示几十公里但是没有动力,只能以30公里每小时缓行,修理厂称需要更换电池,但该电池由于厂家停止生产,只能对车辆做电池均衡处理。

2

充电问题

给新能源车充电就像我们给燃油车加油,如果这一环节出现问题,那车辆就成了一个摆件。有消费者反应购买众泰E200后,车辆无法充电,更换两次充电机后问题解决,但是快充与慢充都无法为小电瓶充电,无法解锁、开门。

3

车辆其它硬件问题

蔚来NOMI人工智能伙伴

抛开核心部件的问题,再来说说用车体验层面的问题,以蔚来为例。NOMI半夜唱歌吓到保安、车辆系统死机等,这些问题是完全不应该出现在一款已上市的量产车上的。除此以外,特斯拉总是被当作电动车产品的标杆,但是在前一段时间刚刚在国内交付的Model 3在名为“特斯拉Model 3第一批车主群”的微信群内被爆出众多产品质量问题,其中包括喇叭失灵、后门漏风、摄像头保险杠安装不到位等等。

Model 3车主群曝光内容

相对于传统汽车品牌,一些新能源品牌或是造车新势力可以说初来乍到,赶上了一波对于新能源有众多利好的浪潮,盲目的逐利追赶似乎对于消费者与品牌自身都是不利的。在当下,这些厂家需要做的是停下来,回头看看自己的产品是否达到消费者的要求,是否实现了与目前成熟燃油车产品相同的驾驶感受与配置水平。

补贴退坡,传统车企进入新能源领域,这也让未来该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消费者对于这一类车型认知的提升,最具吸引力的点也将从价格转向产品本身,装配质量、功能配置、核心技术提升,包括售后服务等,这些在未来或许是新能源产品的核心竞争点。

虽然新能源车在当下被称作大趋势,但是在我们的国内市场中似乎缺少了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产品之间的一个过度,目前,动力电池技术还未得到突破,所以想在近期让新能源车辆在续航方面与传统燃油车抗衡还不现实。个人角度来看,混动车型、48V甚至以后的强混才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新能源”车型。你可能会说这些车怎么能算新能源?其实纯电动车并不是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将发电产生的排放折合成百公里油耗,数值在百公里5升油左右,这种油耗水平很多混动车型都能做到,例如雅阁锐·混动等。

很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完全是因为政策的限制,例如一些城市的摇号、限号政策。但是厂家不能因为这种现状而放松对自家产品质量的把控。要想为消费者带来优秀的产品需要时间的沉淀、技术的积累,如果现在总是以“应付”的思想造出“能用就行”的产品,在未来一旦技术获得突破的时候,拥有多年造车经验的传统品牌、踏踏实实不断积累造车经验的新生品牌便会带来能够迅速占据市场的产品,忽略产品质量的恶果只能自己来尝。

所以说,我们目前的新能源市场不缺产品数量,厂家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产品的质量,虽然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但是质量上去了,消费者自然看得见,随之而来的也是销量的保障。

Model3还没交完,特斯拉Model Y又来了!
我代数学得不好,不过几何成绩经常得A
百车全说首页

推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