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试驾文章开始前,按照惯例都应该给大家扯一些有的没的,但雷克萨斯UX不需要。唯一需要提前说明的,汽车生活只想到一点:关于GA-C平台。
不少人会拿雷克萨斯UX和丰田C-HR同平台说事儿,倒也怨不得人,毕竟C-HR的产品讲师也习惯性强调这点。但需要重点区分的是:同平台下如果进行不同的车身设计、配备不同装置或者改变性能调校,那么最终诞生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产品,大众MQB如此,丰田GA-C亦是。
所以雷克萨斯UX和丰田C-HR并不能相提并论,就像买奥迪A3的人不会考虑大众高尔夫一样。
再说回车辆本身。雷克萨斯UX可谓是在万众期待下,先后在日内瓦车展和成都车展上完成了全球首秀和亚洲首秀。在国内豪华品牌同级别车型中,奔驰GLA近几年抢了不少奥迪Q3的风头,其余豪华品牌也在2018年第三季度也连续推出了同类型产品,雷克萨斯UX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全国试驾选在成都,也是继亚洲首秀后雷克萨斯UX第二次来到成都。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成都汽车市场的包容度非常大,而且越是产品力高、口碑好的新产品越能第一时间在街头遇见。加之华西地区又是雷克萨斯继华南、华东之后的又一主要增长点,那么UX也就没有理由不来成都走一遭。
试驾路线从成都开至青城山,全程包含城市、高速以及山路三种常见路况,自由试驾的方式则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有品位的选择,什么是有温度的豪华品牌。
如果一套出色的混动系统可以提供超越传统驱动方式的驾驶感受,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这也是为什么汽车生活偏执的认为,买雷克萨斯就一定要选混动车型。
此次雷克萨斯UX 260h搭载了全新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并且配备全新PCU能量控制单元,在持续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后及时预测驾驶者的意图,根据情况调整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分配,配合E-CVT的顺畅换挡,雷克萨斯UX 260h开起来真就一个字:爽。
整套混动系统可以用聪明来形容,尤其面对红绿灯数量相对集中的路段,在距离前车或者停车线大概一个车身的位置时,信号灯突然从红变绿,此时刚刚减速缓行的车辆需要再次提速跟车前行,这一过程非常考验驱动系统的整体反应能力,不仅是变速箱。
雷克萨斯UX 260h在这一过程中能让人爽到什么程度?
这样解释吧,之前试驾混动车型,麻哥会刻意感受三种行驶模式切换的过程是否衔接顺畅,但驾驶雷克萨斯UX 260h你根本无暇多虑,因为它的升挡和降挡动作都非常顺滑,以至于呈现在行驶表现上,车辆在短时间内从减速到提速的过程宛若一条光滑的曲线图。
在道路规定的限速内,整个过程驾驶者甚至无需采取制动措施。松开油门后车速及时下降,但对车辆行驶的质感并没有异常影响,所以不会造成因为减速带来的乘坐不适。接着需要提速时,逐渐踩下油门踏板,车辆动力输出又会及时跟上脚底的动作,这是E-CVT的最大优势了吧,当然如果匹配的不是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效果必然会有偏差。
对于豪华品牌来说,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爆发力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在细节上做到让产品符合豪华品牌的身份。相比之下,雷克萨斯UX 260h在这点上做得要比奔驰GLA好很多,因为开过GLA的人都知道,GLA不仅在悬架调整上缺少一定的舒适性,甚至出现了低速换挡偶有顿挫的问题。这对于一款豪华品牌的车型来说,的确是考虑欠佳。毕竟,无论产品是不是入门级车型,该有的质感还是不能丢掉。
而雷克萨斯UX 260h能把用车场景中微妙的细节控制到如此精致的地步,高速时的动力表现更毋庸置疑了。不仅如此,在高速和山路驾驶中能体现雷克萨斯UX质感的还有两个方面,一是转向和车身姿态控制,二是噪音抑制表现。
不得不说丰田这套TNGA架构真得是特征明显,从丰田品牌到雷克萨斯品牌,每一款换装TNGA血液的产品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车辆动态表现。低重心、低臀点位置、高稳定性已经是TNGA这套架构最直接的呈现效果了。在试驾过三款TNGA架构下全新车型后,雷克萨斯UX同样不负众望。
UX 260h的方向盘设计非常合理,无论尺寸还是握感,都让驾驶者对其第一印象有非常高的评价。整个山路行驶过程中,Sport模式会比Normal模式表现出更多一层的推动力,但不至于激起发动机的嘶吼,在保证动力需求的前提下又能保障车内人员的舒适性,这点在同级别中非常难得。
包括后排的乘坐体验,虽然UX的参数表现不是很突出,但实际乘坐感受要比预想好一些,只是空间问题的确是它的短板,可这也不影响它在噪音抑制上的表现。
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轮胎本身就对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较好的平衡,再加上混动系统的优势,中低速行驶中雷克萨斯UX在静谧性上有着先天优势。难的是在高速行驶中,当发动机加入到动力输出中,发动机噪音、胎噪和风噪就会集体袭来。
但这些,雷克萨斯UX全都不惧。
胎噪问题解决起来似乎相对简单一些,一条好的轮胎能保证大部分时间的舒适体验。但风噪不仅考验车辆外形的设计,更考验车身零部件接合缝处的风切音抑制水平。
为此,雷克萨斯UX 260h不仅采用前排双层隔音玻璃,还在发动机舱内和前车门接缝处增加密封胶条的使用,以此降低传入车内的风噪。其中在发动机舱内,雷克萨斯不仅使用了真材实料的隔音棉,还在发动机舱两侧以及靠近前挡风的位置增加大面积隔音设计。
这让UX 260h在时速100km/h的情况下风噪只能蠢蠢欲动,直到120km/h以上的车速,才会有明显的风噪,但还不到扰人的地步。如果再加上Mark Levinson专为雷克萨斯设计、生产的音响系统,那就无可挑剔了。
最后在主被动安全系统方面,雷克萨斯的LSS+智能安全系统整合了预碰撞安全系统PCS、自适应巡航系统ACC、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A以及远近光自适应系统AHS等一系列安全辅助装置,其中预碰撞安全和车道偏离在试驾过程中最常用到。
遇到姿态极其傲娇且理所当然横穿马路的行人,雷克萨斯UX的预碰撞安全系统非常灵敏,即使驾驶者认为在行人快要经过后可以行驶,但系统仍为了安全判断其距离不足以允许车辆行动,此时PCS系统就会被触发,以保证车主不被讹钱。而车道偏离预警其实带了一点车道保持的功能,因为它不仅会提醒驾驶者,还会有些许的回正功能,细微到不影响驾驶还能保证车辆不越界。
汽车生活和同车媒体都认为雷克萨斯UX的表现远超预期,而且一整天的长时间驾驶也让我们发出“开UX一时爽,一直开UX一直爽”的感叹。不过最令人钦佩之处,还是雷克萨斯用Takumi匠心所营造的“温度”。
对雷克萨斯而言,Takumi匠心是从学徒到工匠的培养过程,更是站在金字塔顶端不可替代的匠人工艺。在雷克萨斯的体系中,工匠的培养有着长达几十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有学徒和工匠都为雷克萨斯品牌服务,直至岁月和经验的积淀让工匠通过考验后,方可成为最终的“匠人”。
这些匠人不仅能打造出缘侧、和纸、刺子绣、箭羽纹饰面等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韵味的品质设计,更能够毫无偏差的向用户传递雷克萨斯所表达的“温度”。历经几十年的磨练,这才是真正流淌在血液、存在于骨子里的匠心工艺。
而雷克萨斯UX 260h除了标志性的大灯、和个性化的车身外,还有三点设计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尾灯。贯穿式尾灯并不稀奇,但雷克萨斯UX的全新设计,有着难以描述的新意和质感上乘的点亮效果。这是雷克萨斯的优势所在,它好,是理所应当的好。
其次是空调出风口的感应式邃光旋钮。据官方称,在黑暗中旋钮点亮的效果会对驾驶者的视觉感受有所帮助,但实际体验过后,帮助效果并不明显,可是对UX品质感提升作用倒是蛮大。尤其在调整出风方向时,你能顺便为车上人员展示这项精致的无线供电LED照明装置,展示驾驶者的专业性和产品的科技质感。
最后是全新的中央扶手中控台按键群。六个按键,功能区分配明确,标识清晰易懂。据说在设计时不仅考虑到副驾使用的便捷性,还考虑到副驾驶在平躺状态下使用的便捷性。我还能说什么?你可真是个精致的“小雷同学”。
和所有雷克萨斯的产品一样,UX依然是一台不会拿来走量但能彰显品味的选择。虽然近几年雷克萨斯品牌的整体销量在不断上升,但对于这个追求有温度的豪华品牌来说,销量并不是唯一目的,如何把更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给用户才是雷克萨斯的心之所向。
所以在试驾前的产品讲解中,官方很直接的说明:“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打算制造一台便宜的车型,我们希望将艺术带入生活,让工业品也充满质感,为用户呈现一台更精致、更温暖甚至更灵巧的产品。从设计到动力,它都不因为‘入门’而有所折衷。”
虽然很多厂家都会说这样的话,但不是所有厂家都有雷克萨斯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在UX的空间、价格以及车载娱乐交互系统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有用户愿意接受它的原因。
这个年代,选择入手豪华品牌入门级产品的人都不差钱,但花同样多的钱,何不挑一款更有品味、更有温度的车呢?例如雷克萨斯UX 26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