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的提车文章中,描述长安CS35 PLUS内饰时我提到一句:“中控屏幕居然没有音量调节按键,也真是奇葩。全车只有司机能通过方向盘按键调节音量。”结果没想到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被评论中各种网友留言说我“瞎”......
?
这些评论都还是很温和的在怼我,还有更难听的我就不放了。于是大冰块开始有点含糊了,不应该啊,每次拍摄一辆车时,我都会仔细研究一遍,这车里确实没有音量调控,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不行,必须再亲自看看。
?
经证实,确实没有。难道我买了辆假的CS35 PLUS?自我怀疑完,大冰块又开始怀疑这辆车是不是真的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我瞎就好。
?
那为什么这么多网友都异口同声的说副驾前中控台有音量调节呢?在看过某汽车网站上的图片后我明白了。
?
这些一言不合就开怼的网友们,并不是真正看到了实车,只凭网站上的图片,就认定所见即所得。殊不知有些媒体和网站都是受到厂家邀请去拍摄,而厂家提供的车型几乎都是“顶级状态”,该有的全有,没有的也有。甚至有些拍摄的车型市场上都买不到,是专门用来拍摄公关的“特供车”。
?
我们从市场上买的这辆CS35 PLUS是次顶配,功能没那么全,估计只有顶配才有那个音量调节。希望“车侠”们不要只活在虚拟世界里对汽车评头论足,放下手中的键盘,多摸摸方向盘。眼睛不要只盯着电脑屏幕,多去看看挡风玻璃。
?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不要盲目相信任网上的言论,比如什么“日本车皮儿薄不禁撞,一上高速就漂;德国车烧机油;美国车爱坏”之类的。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判断。
谨慎对待网上的所谓XX说车、XX评车、车主评论、油耗分享、提车作业,甚至是媒体评测。要想真真切切的了解你的备选车型,就是要亲自试驾、试驾、再试驾。其次可以看一些客观数据。比如欧洲的NCAP、美国的IIHS碰撞测试、我们的拆车数据等。
发布“权威”购车指南给你指点江山的他们,可能还在为通过驾考“科目二”苦苦挣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