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CS95这款车应该说一直关注度不算低。这次上新款,因为改动幅度大,关心的人也同样不少。然而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款车在市场上一直是很“冷”的。
今年前两个月,CS95一共只卖了500多辆。即便看去年,全年也不过6千多辆。而且越是后段,销量越低(如12月只有300多辆)。这样的表现,几乎算是“失败”了。长安在CS95这个项目上,大概率也会“亏钱”。
然而长安并没有放弃。此次推出新CS95,从外观到内饰大刀阔斧。很显然,长安听到了市场的反馈——这车卖不好,颜值不高是主要原因。那么,现在有了新颜值后,CS95就能得救了吗?
相比GS8,老CS95的主要问题确实是在颜值
长安CS95和传祺GS8是一前一后推出的,都算是自主品牌中型SUV市场的开拓者。然而二者的境遇却迥然不同。传祺GS8上市后大红大紫,一度卖断货,月销也直逼万辆大关。一时间,让人(包括卡叔在内)感觉自主品牌在“向上突破”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而长安CS95则相反。从上市第一天起,就没过过好日子。之后的销量更是一路下滑。大量库存导致优惠幅度日增,但仍然没有起色。
正因为这两款车的共性,事实上在它们二者之间对比的不少。其实理性对比之下,无论是媒体“老湿”,还是普通消费者,都会感觉到,CS95在硬件层面并不输给GS8。
更大、更好的同时,终端价格上CS95反而更低。也就是说,CS95的性价比其实是要高过GS8的。
然而销量天差地别,原因很简单——因为颜值也是天差地别。GS8俨然是网红级的颜值,未上市车先红。CS95呢?从亮相的第一天开始就被吐槽不断。后期虽长安数次修改,但依然效果不理想。硬着头皮上市,这样的结果也就不奇怪了。
“用力过猛”导致车重过头、油耗偏高也是问题之一
油耗方面CS95确实输给GS8。但这并不是说长安的动力总成技术不够,而是它“太重了”——两驱版的整备质量就超过2吨。
CS95的自重过大不能简单理解为“轻量化”做得不好。这更多源于长安太想造一台好车了,所以堆砌了过多的料。类似的产品还有VV7等。总之,在轻量化(成本)投入不够多的情况下,要把车的豪华感造出来,就必须牺牲整备质量和油耗。
售价下,过分追求豪华或质感往往会走入误区。
新颜值只是新,算不上“高”,配置优化也有限
然后我们再看新CS95,是不是把老CS95的这些问题彻底解决了?
颜值,确实是新的,甚至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新并不代表“高”。长安的这幅新前脸设计,模仿不模仿先不说,按说效果是不错的。在CS85 COUPE,以及一些轿车上运用得都不错。然而在新CS95上,效果到底如何,恐怕就有点见仁见智了。
长安CS95亮相以后被频繁吐槽,其实根源并不在细节上,而是它有点“类探险者”的硬朗外形上。这种过于方正的外形,要想设计出高颜值非常难。而历次CS95的外观改动,包括这次的大幅度改款,努力方向仍停留在前脸、尾部,这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好在,长安CS95此次的内饰改变还是很成功的。整个内饰基本上算是重新设计。老款那种有点过时、还带着一丝老汉兰达影子的内饰彻底被抛弃,代之以无论从造型、工艺,还是科技感都相当到位的新内饰。
另外在配置细节层面,新CS95也有一些“优化”。去除了一些费成本、但并不容易被注意到的配置细节。例如先锋音响、单色氛围灯等等,然后增加了360度全景摄像、全液晶仪表、更大的中控屏、座椅加热和通风等等更符合主流需求的配置。
Tip:关于8AT
希望CS95换装8AT的不少,毕竟CS85 Coupe都装8AT了。然而第一,CS95前途未卜,长安不大可能为其花费重金去匹配8AT(换变速器的研发工作可比改改外观内饰还费事儿)。
第二,8AT的成本会转嫁到价格上,竞争力不见得提升。对于CS95而言,长安真没有多少成本空间了。换8AT不涨价,弄不好会赔死。
第三,8AT解决不了油耗的问题。CS95油耗是因为车重,不是靠换变速器就能解决的。所以在没换8AT这事儿上,长安倒是对的,没啥可吐槽的地方。
最后:没有质变,细分市场萎缩,新颜值救不了CS95
其实看到这,大家应该大致有感觉了。这个新CS95,可能日子会比老款好过一点,但要“被救活”,恐怕很难。
更要命的是,市场环境其实在变化。即便是昔日的网红,GS8现在销量也日渐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合计的销量也只有三千多,昔日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GS8的下滑,也有各种分析,比如小毛病多、品质未达预期什么的。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在中国市场,这类车(相对低价大尺寸)的市场容量有限。主流群体并不是很接受这类车——除了看上去唬人、空间大以外,相比一些相对紧凑却品质高的车型并无优势,为此还要付出停车难、油耗高的代价。
前期的热销,更多是源于一些尝鲜者的追捧。当这部分尝鲜者的购买力消耗得差不多以后,整体销量水平就会趋于不温不火甚至冷门。
在这种大环境下,CS95要想实现自救,难度无疑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