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宣传汽车的智能化,而且十个以智能化为卖点的车型中,就会有九个国产车型,剩下那个就是特斯拉。不可否认的是,汽车发展肯定会越来越智能化,但前提是在保障三大件的基础上才行。
众所周知,自主车企凭借着SUV车型迅速成长,但在三大件水平上,依然跟合资车有一定差距。最能体现三大件水平的地方,一个是操控感,另一个就是油耗了。操控感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谈,我们先谈油耗。目前的主流国产车中,几乎没有达到百公里6个油的车型,反观合资车,6个油的车型不在少数,总结来看还是最核心的技术问题。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国产车都已智能化内饰为卖点了,到底什么样的内饰可以称作是智能化?首先,中控台上的物理按键越少越好。其次,你要有一个或者多个大尺寸中控屏。当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能成为销售人员口中的“智能化”车型了。以比亚迪唐为例,中控台上一个物理按键都没有,中控屏还可180度旋转。问题来了,车内的一些功能只能通过中控屏还控制吗?没有实体按键多影响行车安全啊?这里最能体验智能化,唐全系配备了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行车途中说几句话就能控制车内的绝大部分功能,在车联网的加持下,堵车都能通过看电影或者打游戏来打发时间,这就是智能化的魅力。
一个屏幕已经没法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需求,奔腾T77双屏设计,在加上3D瞬息投影,不仅能语音控制车内功能,中控屏上的小屏幕还有不同造型的“小人”,一个人出门开车跟它聊天都可以。我都开始担心,几年后的国产车,中控台除了方向盘和挡把,全是屏幕了怎么办?事实上已经有这种车型问世,还是款新能源车型,理想制造ONE大家应该都了解过,四屏设计看起来十分霸气。看来,在智能化道路上,新能源车型总是走在前列。
看完了国产车的智能化,再看合资车。大众很多车型的原厂导航都卡的不行,如果不更新还可能把车主“导”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去,简直毫无智能化可言,但这依然不影响大众车型的销量,因为合资车企都知道,机械方面的技术才是一辆车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大家以后买车不要本末倒置,首先应该关注这款车的三大件技术,其次在关注其它一些我们喜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