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丰田品牌,除了它的耐用性之外,就是它家独特的混动技术,汽车圈有句话是这么形容的:“世界上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一种是其他混动”。
这一点也不夸张,丰田在混动系统技术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其开山之作普锐斯更是完全改善了燃料汽车的油耗和排放,使丰田在当时成为油电混合技术领域的唯一代表,在油电混合系统研发成功后,丰田申请了专利保护,一段时间内使其处于不败的王者地位。
但令人意外的是,被丰田看做是“最高机密”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将要免费开放给其他车企使用,在4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无偿提供丰田持有的关于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23740项车辆电动化技术的专利使用权,期限至2030年底。
也就是说,其他车企以后想要使用丰田的混动技术,则不用交付版权费给丰田了,当然,这也引起了不少吃瓜群众的好奇心,作为核心技术的混动技术专利,丰田为什么突然就免费开放给其他车企使用了呢?就不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长久以来的优越感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丰田就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对尚未普及的混动概念进行攻克,终于,在1997年,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被丰田工程师突破重重障碍打造而出,省油、降低排放使该技术得到了马自达、宝马等厂商的认可,并在技术层面进行不同的合作,为丰田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销量。
由于技术专利的壁垒,其他厂商想要使用丰田的THS混动技术,则要交付不菲的版权费,丰田在一段时间内掌握着混动领域的诸多专利,直到本田绕开了丰田的专利,自己研发出另外一套i-MMD混动系统,丰田才有了个强劲的对手。
至今,丰田全世界范围内已经销售超过1300万辆混合动力车型,由于技术的封锁,油电混合技术领域除了丰田就是本田,其他厂商是很少涉足,在中国市场,丰田2018年取得了147万辆的好成绩,旗下混动车型如卡罗拉、凯美瑞双擎等全年销量才12万,和传统燃油车、电动车相比只能算得上凤毛麟角。
丰田混动技术专利的保护有双面性,虽然保证了丰田在混动领域的龙头地位和竞争力,但不能使该技术大范围普及和很好的推广出去,尤其是全球环保规定日趋严格,电动化越来越高的未来汽车市场。
被吞噬的优越感
环境的不断恶化,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启用CAFE(平均燃油经济性)规定,各车企是纷纷转投新能源车的怀抱,积极开启了电动化之路,因为这样既能满足燃效规定,又能巧妙的避开混动技术的专利壁垒,而且禁售燃油车的议程早早被提上了。
尤其是全世界最大的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早早开启了电动化之路,电动车也成为了自主品牌完成“弯道超车”的一大利器,早早就占据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主导地位,这次,合资品牌电动化布局明显慢了很多。
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逐年增高,由此导致了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路线以纯电动车型为主,这对丰田来说非常的不友好,油电混合车型在中国不属于新能源范畴,而氢燃料电池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能大范围普及的。
中国汽车市场基本形成了纯电为主,插电为辅的局面,丰田20多年来积累的混动技术,相对于电动车来说,在中国市场上变得毫无用武之地,市场的突变,使得在油电混动路上一意孤行的丰田,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丰田在2019年才推出了PHEV版卡罗拉和雷凌,可尴尬的是补贴政策退坡了,丰田必须加快导入纯电车型到中国市场的计划,毕竟电动车才是不可逆的趋势,再这样下去丰田很可能就要被市场抛弃。
共享互赢才是未来
2018年,比亚迪宣布开放其电动车平台“e平台”;特斯拉在2019年初宣布,将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电动汽车的专利,共同维护并支持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大众在内的厂商纷纷对外开放自己的专利技术,开源理念能加强车企的地位,更能促进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
汽车行业风口不是恒定不变的,而电动化发展的趋势是必须的,假如丰田死守着混动技术,这个细分市场就无法扩大,即使再牛也没用,将混动技术专利开放,颇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使其他车企纷纷参与到混动市场中,把混动车型从小众培育成大众。
在混动车型相关零部件生产规模化后,混动车的成本有望降低,也能增强混动车型的竞争力,与之类似的纯电车型的成本也有望进一步下降,为丰田迟迟未能起步的纯电动汽车商品化方面提供有利条件。
丰田此举听起来很大公无私,实际上还是留有一手,目前,丰田仅仅是开放了专利而已,而不是公开了混动系统这个技术,没有免费告知其他车企这项技术是怎么样的,想要使用,还得向丰田提出申请,并共同商讨具体实施条件后签署合约。
THS混动技术可是丰田花费2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即使真的公开了,很多车企也是难以啃下这块“硬骨头”,特别是国内的制造设备精度不够、缺乏有经验的技师和工人、研究人员基础理论薄弱,相当于“武功秘籍”是有了,但你能不能领悟,能不能学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写在最后:开放技术专利,丰田有望吸引更多车企加入到其混动战略当中,扩大混动车型市场,使丰田不再孤立无助,当未来市场分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更有希望使部分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向混动车型倾斜,实现丰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