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CAR
?
▼
是否让你放心?
?
▼
秦少杰:
对于制造出来的电动新车,还是比较放心的,
因为车辆的设计必然考虑安全性能,
制造出的产品必然有各种性能测试、
耐久测试甚至碰撞测试。
另外,对于电动车国家和行业
也会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与检测项目,
新车一定是确保安全后才会上市,
除非车辆的制造水平不高或者品控有问题,
一般倒不会担心。
不过我想有些特殊情况,比如交通事故,
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碰撞和变形,
此时如何保障安全会让人有点担心。
?
▼
王勇:
从舆情信息看,
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相关最多的
就是车辆起火事件,尤其是锂电池。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此前曾分析说,
电池热失控是电动车事故的主因,
主要问题体现为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
车辆使用过程中可靠性恶化,
以及充电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从目前的电池技术发展看,
大企业的技术可以放心使用,
新兴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有限的车企的纯电动车
需要多多观察。
?
▼
敖晶:
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依然心存疑虑,
虽然厂家在推出新车时会针对
各种自然条件下的工作能力
和极端条件下的应激能力进行测试,
就目前而言,
曝出的电动车安全问题并不多见,
但这仅仅基于电动车并未大量普及。
有朝一日,一旦大量使用后,
不知道会不会暴露更多安全问题。
?
▼
刘杨:
对于电动车在行驶中的安全性,
自有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监管,
我相信能在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
一定能达到行驶所需的安全标准。
电池一旦受损,
其修复成本要比燃油车高出不少。
?
▼
安全性能基本能令我放心,
在我看来电动车安全性能是媒体的焦点,
所以很多问题会被放大。
例如自燃问题,燃油车也会出现这一问题,
但获得的关注远小于电动车。
目前电动车无论是三元锂电池
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拥有比以前更高的可靠性,
而且安全性能还在不断提高。
?
▼
张扬:
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我并不担心,
除了与燃油车一样进行严苛的可靠性测试外,
厂家还会对电池进行专项测试。
以上汽为例,他们的电动车
不仅通过了针刺、火烧、电化学、
高压、碰撞及极端寒冷和炎热等试验,
还通过美国UL公司的专业安全认证。
特别是整车浸水试验,
把电池包浸在海水里长达数月,
系统仍完好无损。
汽车市场发展到现在,无论从环境还是从形势上看,消费者都不得不认真看待和考虑新能源汽车了。然而现状是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新能源汽车远远不能发挥优势,尤其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用车焦虑让很多人对他们望而却步。大家的讨论都是基于自身用车环境,这么多编辑已代表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环境了,目前讨论的编辑里只有小姜同学是电动车车主,然而作为车主,他的抱怨也不少。
?
在适合的用车情景下,插电混动车和电动车的优势是很明显的。即使抛开国家正逐年递减的补贴政策和各地不同的补贴及用车政策,在购车时他们还享受免购置税、用车时充电一定比加油花费低、保养时锐减的项目又省下一大笔,也就是说只要买了车他一定比传统燃油车用车花费省很多。
?
然而,现状就是大多数人很难达到他们适合的情景,即使现在大多数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购买时厂家都承诺免费赠送或者帮助安装充电桩,但家里没有固定车位也无法安装。在北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没有固定车位是普遍现象。有了车位固定充电桩,你又发现在外面充电不方便:充电桩网点少、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被汽油车占了、没被占的有好几辆电车正在排队、没排队的充电桩是坏的、终于充上了还要等好几个小时、充上电也不敢离开,充满没人有被排队后车砸玻璃的危险……还有车辆本身电池续航短、续航显示不准确、开空调电量掉的快、冬天电量掉的更快等等问题。哪儿哪儿都是焦虑,这一定是大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犹豫的原因。
?
虽然想说爱它不容易,也不要失去信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能源车的品质和性能正在越来越好,即将入市的特斯拉MODEL 3、深耕新能源车领域的厂商比亚迪制造的唐DM、自主品牌荣威生产的MARVEL X、豪华品牌捷豹的豪华电动SUV I-PACE,还有中型车市场热销的雅阁与凯美瑞的油电混动车型双雄会,都在这期亮相。各种类型、各种定位,产品带给我们的惊喜冲淡了我们的焦虑,而新能源车的发展也会反过来促进充电便利性的基础建设。我相信我们的基建能力,所以未来我们报道新能源车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对于新能源技术、疑惑等,会通过采访专家等手段进行深入解读。让我们保持对新能源车的热情,终归有一天你会爱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