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思翰
主编/ 孟笑宇
3月20日吉利发布了旗下全球纯电车型——几何A,比较新颖的命名,比较未来的外观设计,比较科技感的内饰,赚足了眼球。
最近也是被几何A疯狂的刷屏, “吉利凭这款车就叫板特斯拉”,“穷人版特斯拉——吉利几何A”,像是这样的文章层出不穷,在刷屏无数背后我也在思考,几何A能够刷街的几率有多高?
产品力能追上特斯拉吗
电动车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续航,续航焦虑是电动车主最主要的问题,国内市场上的自主品牌纯电车大多在300公里的水平,少数的能上400公里的续航,几何A两款车型续航分别为410和500公里。
500公里续航虽然对于自主品牌的纯电车来说算是一个突破,但是跟特斯拉Model 3的600公里还是存在着客观上的差距。
动力方面几何A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20千瓦的电机,日常使用足够,不过跟Model 3 220千瓦起步的电机相比差得就有点多了,加速成绩也不言而喻,在几何A加速到50Km/h的时候Model 3已经快破百了。
电动车的充电效率也是衡量其产品力的重要指标,几何A的两款车型都是能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30%-80%的充电,在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充电效率中算佼佼者,不过随着特斯拉超充V3.0的发布,15分钟就能充满电,这样恐怖的效率确实让目前的吉利难以望其项背。
如果几何A是最先上市的纯电动车,那么他的外观内饰也许会是整个纯电车行业的标杆。
“多维流动生命体”设计理念,隐藏式门把手、流线型后视镜、溜背造型、流畅的车身线条,全新的量子银盾车标等等充满未来科技感。
中控采用12.3的大屏,和大量的六边形蜂窝设计,大量的触摸按键,也做足了科技感,但是在特斯拉的未来感设计语言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几何A这些设计都显得没那么耀眼。
唯一的加分项可能就是它的座椅采用了Skin care欧盟认证婴儿级织物,环保,健康,舒适度也有保障,其他方面产品力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
品牌也是鸿沟
现在有个奇怪的现象,无论东西的价值是否与它的价格匹配,只要品牌响亮,消费者就趋之若鹜。像是LV的透明购物袋,Fendi的小怪兽配件等等很多,消费者认可,那它就是成功的,品牌的知名度是相当的关键。
汽车也是商品,也摆脱不了品牌效应,吉利作为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大量的高性价比车型,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价格便宜配置高的印象。
但是吉利在纯电车市场上也才起步不久,像是一个刚踏入演艺圈的不知名艺人,特斯拉就是电动车界的大明星,品牌知名度不可同日而语。想要消费者认可吉利品牌的电动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动车市场目前还是不够大
政策走向对电动车很友好,电动车的市场也在持续增长,各厂商方向也都向新能源靠拢,但是目前电动车市场的体量相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
如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电动车相对较多一些,但大多数车主都是由于牌照政策的限制,只能购买电动车型;牌照政策宽松的二线城市电动车就比较少见了,有些三四五线小城市甚至看不到电动车型。
吉利擅长的是性价比,是二三线城市的市场,而二三线城市的电动车市场似乎不太友好。
要想电动车成为车市的主力军我们还需要等上不少时间,基础建设跟上的话,二三线市场的开发对吉利更有利,目前留给几何A的市场本身不大,里面还有个带头老大哥占据大半江山,刷街的几率比较低。
车闻社后语
吉利几何A的面世,让我们看到了自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努力,但Model 3就生在电动车领域的帝王之家——特斯拉,强大的技术积累,市场经验,都使得Model 3在各方面领先同级。
几何A四月就会在新加坡正式上市,虽然对几何A刷街的几率不看好,但比起刷屏无数,我更愿意看到几何A能够刷街,为自主品牌长长脸。目前阶段我们自主品牌更需要的是技术积累,拿出好的产品力带动市场,不必要的吹嘘少一点,毕竟销量才是检验产品好坏的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