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车全说论坛

百车全说论坛 > 填补行业空白 | 《中国汽车腐蚀环境研究》发布

填补行业空白 | 《中国汽车腐蚀环境研究》发布

作者:北京汽车报

一项来自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的调查统计,每辆汽车每年因金属腐蚀导致的平均成本损失为150到250美元,由此推算的话,我国因汽车腐蚀造成的成本损失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腐蚀问题也持续升温,腐蚀投诉已经高居汽车投诉排行榜的前五位。

汽车腐蚀这一现象,不仅会显著影响汽车的服役安全和用户体验,极大的削弱企业的品牌形象,引发消费者的一些抱怨和投诉,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后,在国外特殊气侯引发的腐蚀问题,导致外观生锈、腐蚀失效、功能丧失包括产能性安全隐患的等严重后果。

实际上,汽车腐蚀影响因子众多,可以同时受气候、污染物、道路行驶等十几种因子共同影响。行业内汽车腐蚀相关的气候数据亟待收集整理,不同汽车品牌在市场上腐蚀情况各异,每辆车的上千个零件腐蚀状态也各不相同,系统的市场腐蚀数据尚不完善,导致行业对汽车腐蚀认识不足,腐蚀整改效率、市场表现相关性难以满足整个行业在防腐设计要求,也不利于我国汽车耐腐蚀品质的提升。

3月27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称“中汽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在“2019(第八届)中国车用材料(西青)国际论坛”上介绍,中汽中心通过在国内典型城市开展汽车防腐蚀道路挂线的一些实验,采集了34个典型地区的二氧化硫、PM2.5、二氧化碳、温度、湿度、光照、降雨等环境因子一些数据,研究汽车腐蚀的一些相互的影响关系,搭载灰色关联、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等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对中国各地区的腐蚀强度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些成果不仅能够支持我国企业汽车进行汽车防腐的正向设计,还为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提供了导向作用。

吴志新还介绍,车用材料的新工业、新技术给汽车行业绿色发展带来的核心影响日益凸显,中汽中心也在车用材料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如车用绿色材料就低VOCs的评价体系研究、动力训练与回收训练管理制度研究、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等等,开展了一系列的跟绿色发展有关系的政策、标准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对于车用材料产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提出,车用材料技术迭代升级的效率,体现了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水平,更对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企业作为产业创新主体,应当加大投入,联合产业上下游形成产、学、研协同研发的新局面。

针对绿色低成本汽车用钢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宝钢股份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新平提出建议认为,企业应当聚焦汽车用钢的“高性能、低成本、生态化、绿色化”,优化制造工艺、健全生态化制造流程,以满足汽车行业轻量化、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论坛期间,中汽中心还发布了《2018中国汽车腐蚀环境研究成果》并公布了车用绿色材料(低VOCs)及 “绿色标杆企业”的评选结果。《2018中国汽车腐蚀环境研究成果》精准解读了中国各地区自然环境与汽车材料、零部件腐蚀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整车防腐寿命设定、试验验证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该研究成果是对我国汽车腐蚀环境信息的首次发布,填补了行业数据空白,不仅能够支撑汽车企业进行防腐正向设计,还为引导社会绿色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字 :封华

排版 :付怡宁

审核 :蒋唯 吴军 刘思藤

揭秘英特尔全新“超异构计算”:解锁智能时代数据价值
【讲座】数字化战略转型-白鹭集团专题
百车全说首页

推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