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作为短途的交通工具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上班族每天上班不用等公交,不再受堵车的困扰,就连学生也开始骑电动车上学,还能节省时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使用电动车,电动车的一些功能不能满足部分的消费者,使得他们擅自加宽电动车,以求达到运货的目的,更有的改装发动机,来提高电动车的行驶速度,加之电动车没有牌照,随意停放,随意闯红灯,使得电动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国家为了规范治理电动车于2019年4月15日将正式实施新国标,其中规定电动两轮车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这两种车型在新国标实施后将划分在机动车组,并要求上牌照,需要考驾驶证,上强制保险,要在机动车道行驶;另一种车型就是电动自行车,被划分为非机动车,不需要驾驶证,不用上强制保险,不用在机动车道行驶。同时此次新国标在整车重量,行驶速度等都做了新的规定,其中包括整车重量不得低于55Kg,速度不得高低于25km/h,并要有脚踏能力,也就是大家俗说的脚蹬子。对于整车重量和行驶速度的重新规定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新提出的脚踏能力真的有必要么?
首先,如果电动车在没电的情况下,脚蹬子可以帮我们能够骑行回去,不用在像以往一样推行回去,但是在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最大功率不得超过400W,而我们骑行55Kg的电动车的最多骑行功率是40W,才是电动车功率的十分之一,并且又不能保持持续性,想要一直骑行不太可能。
而且现在市面的上的脚蹬子普遍靠后,当真的遇到电池没电的时候真的有利于我们骑行么?随着气温的升高,一些女士穿着裙子驾驶电动车,脚蹬子也会经常挂裙子十分不方便,当路口出现拥挤的时候,脚蹬子如果互相勾连,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对于出问题您是怎么看的?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