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600171)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领导下,围绕主业发展战略,在立足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做好产业布局,持续加大新产品开发投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寻求新的应用领域,努力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 (一)产品业务. 1、智能计量及SoC(1)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上海贝岭(含锐能微)智能计量及SoC产品中,单相多功能计量芯片覆盖了目前国家电网统招市场、南方电网统招市场、部分出口智能电表市场,公司在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统招市场的出货量均排名第一。公司普通单相和普通三相计量产品在非招标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公司现有的SoC及MCU芯片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电表市场和国网统招市场,现有MCU芯片可以满足国家电网698协议电表的需求,2018年已实现批量出货。 在已有产品销售和推广的同时,公司已研发出满足OIMLR46标准要求的,面向下一代电表的单相、三相智能计量芯片,将多功能计量芯片升级为智能计量芯片,目前正处于推广阶段。 除了智能电表市场外,公司在现有产品基础上,积极研发面向智能插座、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直流充电桩、能源监控等领域的计量芯片。 (2)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国家电网统招市场、南方电网统招市场整体招标量相对于2017年有明显回升,公司的国网单相计量芯片份额占有率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三相计量芯片市场份额也实现大幅度的提升,计量芯片在国网和南网统招市场整体出货量排名第一。 报告期内,电表出口市场的单相SoC芯片也取得了大幅度的销售增长,继续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同时,面向智能插座、直流充电桩、能源监控等新应用领域的计量芯片、SoC芯片等也实现了销售的增长。针对OIML46的要求以及电网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的内在需求,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对计量芯片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代智能计量芯片已进入推广阶段,相信会在下一代电表智能计量芯片的争夺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使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计量芯片供应商。 2、通用模拟. (1)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首款SSR产品在电视板卡、电表等客户成功量产,6级能效PSR产品已出样,同步整流产品尚在开发中。485接口的升级换代产品处于研发阶段,预计2019年可逐步替代已有产品,新产品将在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工艺平台升级,对部分电源产品进行了升级换代,在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大幅下降,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2)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485接口产品在电表、工控等领域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全年销售数量增加50%,客户数量增加30%以上。MCU产品在移动电源领域销售增长明显,2018年度销售同比增长100%以上,针对具有快充功能移动电源的新一代产品已在开发中。音频、LED照明等产品受市场波动及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销量持续下降,公司将对相关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3、电源管理. (1)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由于电阻、电容、MOS等元器件纷纷大幅涨价,公司研发针对部分DCDC产品进行性能升级,通过减少外围元器件的使用个数,简化客户应用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产品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中压30V2A、3A同步降压DCDC产品系列成功量产,给TV、安防监控、网通、工业控制等市场的用户带来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选择。 (2)市场营销. 半导体产业2018年上半年原材料紧张,供应商纷纷提价限产,而到了下半年受中美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客户需求发生较大的下滑。公司顶住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压力,积极调整销售推广策略,电源管理产品线总体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 4、非挥发存储器. 公司存储器事业部成立于2016年底,主要定位于开发符合工业标准的串行接口非挥发存储器产品,目前主要产品是采用中芯国际特殊工艺平台生产24系列EEPROM产品,容量覆盖2kbit到2048kbit,兼容多种接口,提供多种小型化的封装,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白色家电、通信、智能电表、移动终端、智能穿戴产品等领域。 (1)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EEPROM系列产品进展顺利,8款新产品已经量产,2款新产品正在工程验证,3款新产品顺利完成设计开发,另有2款新产品立项。产品研发继续重点关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领域,丰富相关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国内首家2MbitsEEPROM通过验收并实现量产销售的IC设计企业,应用于服务器DDR3/4内存模组的34系列产品已实现销售。 (2)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公司EEPROM产品销售额同比实现增长约54%,产品系列已经基本齐全,实现了容量2kbit到2048kbit、各种封装形式的全覆盖。公司EEPROM产品客户重点在工业控制、智能电表、移动终端领域。工业控制领域显示器应用上EEPROM保持了稳步的出货。手机摄像头模组用特殊封装EEPROM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5倍,已进入国内主要客户。后续在相关摄像头模组应用领域将会逐步推出马达驱动和EEPROM二合一产品,形成套片优势。 5、高速高精度ADC. (1)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速高精度ADC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持续投入。第一代和第二代ADC产品在北斗导航、信号接收等领域实现小批量销售,并且已为多家客户送样并设计导入,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用于核磁共振仪的中频接收机芯片已经成功在客户端设计导入,并且在2018年产生销售。此外,第三代射频采样高速ADC研发进展顺利,有望在2019年底出样。 (2)市场营销. 高速高精度ADC产品属于高端模拟电路,关乎整机系统的核心性能指标,但客户较为分散,推广周期较长。未来公司将依托现有技术基础,逐步完善ADC产品系列,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力度,扩大应用面,增加营收贡献。 (二)生产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营工作围绕公司经营目标,积极应对上游产能供应紧张、加工价格上涨、汇率波动的客观不利因素影响,积极开拓新的加工平台或新供应商,采取量价配合或打包价的方式,力争旺季供应链稳固,获得市场最优价格,确保销售交货和公司利益。 同时,公司从流片、封装到测试各个环节做好产销衔接及各供应商的产能调配工作,与各主要供应商继续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经过不断努力,严控产品质量,规范供应商管理,本年度供应商满意度较去年度有所提高。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8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8,434.44万元,较上年增长39.5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73,947.99万元,较上年增长42.94%;其他业务收入为4,467.14万元,较上年增长0.33%。 2018年公司共实现毛利20,069.36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毛利为16,630.36万元,较上年增长6,500.96万元,增幅为64.18%;其他业务毛利为3,439.00万元,较上年增长7.45万元,增幅为0.22%。 2018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9.70万元,较上年5,656.36万元相比增加2,533.34万元。增长原因主要系子公司锐能微全年纳入合并范围和公司原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所致。从全年完成情况来看,整体经营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半导体产品可分为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四类。其中,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是半导体工业的核心。集成电路是指经过特定制造工艺,将晶体管、二极管、电容和电阻等元器件及布线互连一起,成为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微型电子器件,具体包括逻辑IC、模拟IC、存储器、微处理器四种。 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粮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全球国家间竞争的战略重点之一。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全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约合3,120.58亿美元,进口集成电路金额占我国全年进口总金额的14.6%,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首超2000亿美元。可见,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的分析报告,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继续维持了在集成电路产业中的龙头地位,产业规模继续增长、区域发展更加平衡、产品创新有所突破、发展质量整体向好。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集成电路产品的全球占比为7.94%,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提供的产品尚无法满足市需求;我国集成电路的主流设计技术并没有太明显的进步,总体技术路线尚未摆脱跟随状态;在CPU等高端通用芯片领域差距较大; 人才极度匮乏的状态仍然没有改变。 根据WSTS分析,预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同比增长幅度预计下降至3.0%,市场规模预计为4,545亿美元。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大幅度增长后,预计2019年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均会出现负增长。存储器预计会出现14.2%的负增长,其他产品预计和2018年相比增长率都会下降到个位数。根据Gartner预计,2019年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近期度将走向低增长,甚至增值有可能走向负增长。 赛迪顾问对2019年的行业发展形势有如下基本判断:全球半导体市场增幅将大幅放缓,多因素交织使得我国半导体产业增速放缓;传统市场对产业的带动乏力,5G、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尚未能对产业形成有效支撑;全球产品技术继续加快变革创新,我国先进工艺和存储器技术有望实现突破;全球投融资市场逐渐降温,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热度不减。需要关注:硅周期下行使得国内IC制造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国内IC生产线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存在,应用市场低迷增加设计企业经营风险,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上海贝岭主营业务定位于提供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及系统解决方案,利用良好的性价比,为工业电子和消费类整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在未来发展中,将紧跟公司控股股东华大半导体的发展战略。华大半导体目前正逐步转变为以工业控制产品为核心的综合性半导体企业,以电机控制为核心打造从MCU到驱动芯片到核心器件的完整解决方案,工业控制是华大半导体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公司未来将着眼于工业控制半导体产品业务的发展,将工业控制领域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中长期目标。 上海贝岭以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主可控,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模拟IC主流供应商为发展战略。公司在夯实原有消费类产品业务的同时,将重点布局工控芯片业务,实现智能制造核心芯片的自主可控、解决核心芯片受制于人问题。 展望2019年,为顺应控股股东华大半导体的"工控半导体"业务战略布局,公司将对当前集成电路产品业务进行调整,未来将重点发展消费类和工控类两大产品板块业务,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保留消费类产品板块,包括如下三块产品线业务: 1、智能计量及SoC:定位于以下一代国网智能表计市场为目标,通过提高产品精确定义能力、建立系统级芯片开发平台、完善整机应用方案支持能力,成为国内智能表计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并把逐步把计量产品相关技术和产品拓展到各种新兴物联网计量和应用市场。 2、电源管理:定位于提供LDO、DCDC、ACDC和Driver等电源管理芯片,利用特色性能及成本优势,帮助路由器、机顶盒、液晶电视、新型充电、照明、安防及网通等市场的知名客户解决应用难点,优化系统成本,向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电源产品解决方案。 3、非挥发存储器:定位于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领域研发通用EEPROM类存储器,凭借出色的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二是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为确保公司战略目标的有效实施,撤销通用模拟事业部,并新设若干工控产品事业部。具体的工控业务产品定位及发展策略如下: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对接大股东华大半导体工业控制业务的开展,定位于为工业数字电源控制和驱动系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提供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芯片产品。此外,将继续开发高性能模数转换器,为通信、医疗和工业控制等领域设备提供自主可控的芯片来源。 (三)经营计划. 1、2019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2019年,公司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聚焦消费类电子和工业控制两大领域,持续进行提质增效和优化布局工作。2019年公司经营目标是:力争IC产品销售业务上升23%,达到58,000万元,合并销售收入达到90,000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00万元。 2、2019年公司拟采取生产经营的主要策略: (1)以战略规划为指引,结合自身发展并服务国家战略,重点发展消费类和工业控制类两大产品板块的业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重点抓好智能计量芯片、EEPROM存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高速高精度ADC数据转换器芯片、工控半导体等产品的新市场和大客户开拓工作,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3)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攻坚克难,保持全年科技投入比例不低于去年同期。 (4)在集团公司和华大半导体的领导下,推动产业链一体化的协同合作,实现共赢。 (5)进一步推进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和研发投入的精细化管理。 (6)进一步加强对控股子公司的监督和管理,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顺利实施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业和战略风险. (1)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风险. 201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比特币价格大跌、乘用车市场不景气等芯片应用市场低迷因素的叠加,给过去十年稳步增长的集成电路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对国内设计企业未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另外,随着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等事件的爆发,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应对策略:针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诸多不可控因素引发的国内整机企业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推动对接整机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的设计,凭借优质的配套服务赢得市场。集中优势资源投入重点核心芯片的开发,加强系统应用开发能力,积极推进与系统整机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 (2)战略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设计,目前主业收入来自智能计量及SoC、电源管理、通用模拟、非挥发存储器、高速高精度ADC等五大类产品业务。根据战略规划,公司已经开始布局工业控制领域中的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中高端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数字电源方案以及工控半导体等芯片业务。由于工业控制领域的集成电路产品和器件以及应用方案开发刚起步,技术难度大、市场导入周期较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短期对公司主营业务难以产生显著贡献。 应对策略:通过并购和自主研发并举的方式,加强工业控制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创新成果共享以及上下游企业技术合作,提高公司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产品定义及设计能力,加快相关新产品的研发进程。 2、产品业务风险. (1)通用模拟业务. 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电子产品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集成电路市场需求大幅波动,通用电源、接口等产品销售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2019年度公司将进行业务调整,产品业务也将作相应调整,来此来应对贸易摩擦所带来负面影响。 (2)电源管理业务. 中美贸易摩擦及半导体行业的周期性变化,给市场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客户需求不振,会对2019年公司业绩目标及利润目标的达成带来巨大的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开源节流,在控制好成本费用的同时,强化与客户的沟通,通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3)智能计量业务. 目前国网智能表计业务的市场及政策存在一定风险。国网本轮改造接近尾声,下一轮改造的招标启动时间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国网下一代智能表计的相关标准尚在制定中。 应对措施:一是积极跟踪和参与到国家电网公司下一代智能表计标准的讨论及制定,跟踪国际电工仪表标准的变化,与锐能微进行市场、研发等方面的协同,积极布局下一代计量产品。二是积极拓展非国网招标市场中计量及周边产品的份额,包括二级市场、出口市场等。 三是公司确定物联网计量为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充电桩等新型应用,扩大在智能插座市场的产品市占率,扩大在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场中的份额,根据新兴市场特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产品。 (4)非挥发存储器业务. 目前EEPROM产品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工业控制类的智能计量和移动终端等,其中新兴的移动终端手机摄像头模组应用已经成为EEPROM最大单一市场,且价格竞争极其激烈。在高端工业控制、智能计量等领域,由于产品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导致对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数据安全的要求较高,准入门槛较高,但其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应对措施:目前公司EEPROM产品较为齐全,并将持续进行研发和工艺整合的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公司将利用最新技术平台,获取产品成本优势,在新兴市场提前布局,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将发挥上市公司的品牌优势,严抓生产和质量管理,逐步在高可靠性领域替代进口大厂产品。同时,将配合华大半导体业务发展战略,在工业控制和高可靠性应用领域与战略客户建立长期良好合作。 (5)高速高精度ADC业务. 高速高精度ADC大多用于工业整机领域,客户对成本敏感度相对较低,但是对产品的品牌、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极为关注,其整机产品考核认证周期较长、不可预测性较高,对公司ADC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客户的整机系统,积极开拓新应用领域和新客户。 (6)生产运营风险. 2018年上半年度,由于硅片原材料涨价和晶圆厂加工产能紧张,造成部分产品供应短缺和生产成本上升。2018年下半年,上述情况出现一定的缓解,公司在晶圆厂加工的产品能如期交付。此外,由于消费类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且公司产品种类较多,没有及时销售的库存容易造成积压和呆滞。 2019年,集成电路产品的消费类市场可能出现下滑,晶圆厂加工产能出现过剩,由此可能波及到封装、测试企业,造成其订单不足,但分立器件市场依然产销两旺。预计2019年度,集成电路产品加工的产能及价格风险不大,市场大环境处于"硅周期"下行调整阶段。 应对策略:(1)加强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针对标准产品量价结合,争取成本优势;(2)积极开拓符合公司产品要求的新供应商,增加产品系统性销售的资源;(3)加大内部管理力度,提高运营效率与产销计划对准率;(4)通过技术工艺的优化创新降低生产成本;(5)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培育分立器件硅片加工生产及特殊封装、测试平台,尽快从研发进入量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海贝岭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设计,定位为国内一流的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供应商。 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集成电路产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公司目前产品业务细分为智能计量及SoC、通用模拟、电源管理、非挥发存储器和高速高精度ADC等五大领域,主要目标市场为消费电子、通信、工业应用等领域。公司已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客户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1、产品和技术. 公司产品研发采用模拟和数模混合主流工艺技术,包括0.35微米至95纳米CMOS、高压BCD和双极电路等工艺。研发中的5G通信用数据转换器项目采用了28纳米工艺。 2、系统级芯片开发. 公司在智能电表领域耕耘十多年,从单一的计量芯片逐步发展到SoC、PLC等系统级芯片,SoC内核从8051架构升级到32位ARM架构,具备了为客户提供电表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是国内智能电表领域品种最全的集成电路供应商,计量芯片在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统招市场的出货量均排名第一。公司已经布局符合下一代国网标准的相关产品,公司研发的下一代智能计量芯片已进入推广阶段,用以开拓下一代智能电表市场、海外智能电表市场以及新兴的物联网计量等应用领域。 3、新领域拓展和新技术积累. 公司密切跟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步伐,逐步向新兴消费电子、智能制造等方向延伸和转移。报告期内,在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和工控EEPROM存储器、智能插座和直流充电桩计量、下一代智能电表计量等芯片产品领域都取得了进展。 在高速高精度ADC领域,公司继续加强产学研结合,研发5G通信用数据转换器技术。报告期内,公司ADC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和医疗设备用模拟前端产品领域。 4、核心团队建设. 公司始终坚持积极进取的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采用内部竞聘方式选拔合适人才,为公司内部优秀员工提供晋升机会的同时,也保证了管理人员选拔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公司重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了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研发人员管理办法,关键员工在人才培养、职务晋升、薪酬调整、后备干部选拔等方面得到优先安排。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含子公司)占比为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