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每个生物物种只有不断地进化,才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观点用在汽车上同样适用。
尤其是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继新能源化全面提速后,汽车产业正在同时迎来智能网联的变革浪潮,一个新的汽车时代呼之欲出,人类的出行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任何车企都不敢怠慢,这其中自然包括北汽集团。
事实上,早在2018年12月,北汽集团在召开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工作大会,便已经宣告“引领2025”战略、“海豚+”战略是北汽转型发展坚持的最新纲领,要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加快实现北汽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的融合发展。
如今,上海车展即将到来,国内外各家车企正如火如荼地准备新产品和新技术,北汽也不例外。4月3日,北汽集团2019年上海国际车展展前沟通会的智能网联专场便在北京举行。
自动驾驶技术领先
目前,北汽在队列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据北汽集团研究总院的副院长兼新技术研究院的院长孔凡忠介绍,借助5G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未来这项技术很快会落地。他指出,队列自动驾驶,是车和车之间进行通讯,进行数据交互。5G-V2X将会应用到这个自动驾驶上,为此北汽开发了17个场景。例如,代客泊车真正实现高精度的定位,也需要用到5G-V2X辅助定位等技术。
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内较早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企,北汽旗下北汽新能源和福田商用车已经都拿到了国内的自动驾驶牌照。在如何落地应用上,已经有了清晰的路线。
孔凡忠表示,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会按照三个阶段来走:第一,先把功能打通,实现技术展示;第二,就是实现示范应用和运行,在首钢园和世园会,我们都有队列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的科目,到时候根据情况来发布预约或者进行示范运营的体验;第三,运行成熟以后就可以交付公司来进行长时间的应用。
关于这三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孔凡忠表示L4级自动驾驶首先是需要在特定场景里面实现,比如说中低速的半封闭或者封闭园区,包括队列自动驾驶等等这些都是L4级自动驾驶,L4级可以实现60公里以下的自动驾驶,功能打通之后,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有望实现批量化应用。
3.0产品更注重协同研发
众所周知,北汽的自主品牌轿车是从萨博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开始的,一路走来,曲曲折折,进步很大。在即将迎来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时刻,北汽自主也迎来了造车3.0时代。
“如果说1.0是解决了会造车的问题,那么2.0就是造好车,造能够被客户认可的车。目前北汽集团已经实施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的双轮驱动战略,我们希望下一步推出的3.0产品能够出现爆品。” 北汽集团研究总院院长谢伟表示。
而关于智能网联技术如何在3.0产品上研发和应用,孔凡忠表示协同研发是关键。“比方说在研的一些项目,要用到通信,那就离不开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模组则需要与华为、大唐等合作,通信、ICT等都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一环。同时感知决策,我们也需要跟很多的摄像头、雷达、算法企业来开展合作。同时跟BAT等也有大量合作。整个智能网联汽车基本上把汽车行业、电子行业、通讯行业、互联网行业,还有其他的交通行业都关联到一起。” 孔凡忠说到。
汽车工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智能化、网联化正汹涌而来。但我们也应该知道,智能网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便能立竿见影。而需要车企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努力,在这方面,北汽无疑已经走在了前列,成为智能网联时代标杆车企。